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四十四章(1 / 2)

十一月中旬,天稍晴,但冷风如刀刃,仍带了丝寒意。

十日之期已到,众人的作品在墨务府正厅接受品鉴。钟晚等人在外围稍坐一会儿,诸位大人便陆续进来,其中不乏坊间颇有名望的书生才子。

“那位须发皆白的老先生,是如鹤居士吧?”

“还真是!听说如鹤居士是方外人士,这才品鉴他竟也来了。”

“旁边那位是欧阳秀才吧?他是去年的天墨令得主,被他看上,定能得陛下赏识。”

众人就像田地里的小白菜,伸长脖子迎接朝晖,期待着被人采撷。

原本平静的钟晚,在旁人的感染下,也有些激动。

待诸位大人寒暄一番落座,小太监们拿着许多盒子出来,里头装的都是墨锭。

数个墨盒整齐有序排列在中央的大桌上,李长青起了个话头,小太监便把盒子打开。

里头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墨锭登时呈现在众人眼前。

有人惊叹一声,大约是看到了眼前一亮的墨锭。

钟晚等人在一旁焦灼等待,大人们小声品鉴墨锭,间或发出几声叹息,或是摇摇头。

钟晚来熙洲已有半载,为的就是这一天,然而真到这时候了,她却比想象中更平静。

约莫这段时日的历练,不仅磨炼了她的制墨技艺,还让她明白凡事都得徐徐图之。

“下雪了。”钟晚听到身旁有人嘀咕一声,回头望去,只见盐絮似的飘雪落下。

檐角的风铃发出脆响,悦耳悠远的铃声低低回**。

这还是她头回见到熙洲的初雪,不由得出神。

冬日白光照在她身上,映出她唇红齿白的面容,乌发轻柔滑落,好似画中走出去的仙子,出尘漂亮,又因一双猫瞳染了丝俏皮。旁边有人乍然见到这一幕,登时看呆了。

“品鉴结束。”李长青掐着嗓子的声音响起,众人均抽回思绪,朝着厅中央看去。

就在方才,诸位大人已经将准备呈上京师的墨锭挑选出来,桌上的墨盒少了一大半。因众人呈上品鉴的墨盒由墨务府提供,清一色的暗红木色,分辨不出谁是谁的。

李长青旁边的太监走上前,面对众人沉声道:“以下,念到名字的便是入选者,墨务府将墨锭呈上京师,听到名字者,前来领取木牌:李云、周宸雄、赵安……”

太监平缓地念着名字,高坑的嗓音在空旷大厅回**,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更甚至有人不相信比赛结果,冲上前讨说法,墨务府大约早有预料,那人还未出声,便被暗中冒出来的几个太监捂着嘴巴拖下去;也有人拿到木牌高兴得原地又哭又叫。

人生百态,不外如是。

不长不短的名单,很快就念完了。

然而——

“小姐……”明玥扯了扯钟晚的衣角,担忧地看着她。

钟晚没说话,抿紧唇。

“是不是搞错了?”

钟晚沉沉地出了一口气:“没搞错,确实没我的名字。”

“这怎么可能?小姐的制墨技巧这般厉害,岂会没选上?”

钟晚早知世事无常,也曾设想过比赛结果,却都被她很快岔开,原来,她没办法接受。

掐了掐指尖,她深吸了口气,起身朝着李长青走去,还未走近,便被两个小太监拦住。

“有事?”

钟晚恭敬地行了一礼:“公公,我不是来闹事的,也尊重诸位大人选拔的结果,只是我与其他几位墨工好歹也来累了一场,如今落选,可否告诉我们原因?”

李长青坐在太师椅上,浑浊的眼眸看了她一眼,似乎想到什么,道:“可。”

于是就有太监领着他们这些落选之人上前查看,钟晚倒无甚愤懑,只是诧异于自己到底输在哪里,又有何处是需要弥补的,然而就在太监领着他们去看入选墨锭时,钟晚愣住了。

“这块琴式墨外形别出心裁,中间杂糅了药草与香料,艳而不俗,是为头筹……”

太监声音自耳边隐去,周围好似陷入模糊,钟晚眼底只剩下这块墨锭。它除了细微之处的雕刻与味道,竟与她的桃花琴式墨如出一辙。

世上怎会有如此巧合?

明玥显然也看到了,难以置信瞪大双眸:“怎么会这样?”

钟晚询问了事情经过,那太监挠挠头却道:“姑娘,这事确实很巧,不过大家想到一块儿去也实属正常,只能算你倒霉了。大人们更喜欢她的墨。”

太监约莫也觉得这事儿棘手,怕她闹事,说出的话也极为敷衍,随意把她打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