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本想要劝墨晔莫要再办这一次的秋日祭祀。
可这么一想,不办秋日祭祀岂不是落人口实,也会引得百姓们恐慌。
况且,秋日祭祀何其重要,所幸新皇也未曾受伤,索性这秋日祭祀便按之前商量那般照常举行。
这况且也是确定咸御棠身份的一次祭祀,为了确保没有意外发生,而是由墨晔来敲定所有的事项。
见敲定了秋日祭祀的一些注意事项后,墨晔揉了揉额间,便让那些大臣们下去了。
大臣们心中高兴,几几聚在一起,离开了御书房。
很快,秋日祭祀便如常的举行。
百姓们在祭祀这个好日子时,会放出天灯或花灯祈福,目的是为了保佑封国国泰民安,民康物阜。
京城中热闹不凡,处处彰显繁华之景。
此次秋日祭祀,城中百姓皆来围观,难保天纹人不会暗中作梗。
墨晔又加大了京城的侍卫巡逻,一批又一批的侍卫们在京城巡逻,则是为了防止百姓中混入刺客。
这样,他们也好能第一时间拿下刺客。
“不好了,王爷!这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又吵起来了。”
侍卫匆匆来报,墨晔揉了揉眉头,不明白这两个人为何又能吵起来。
“把他们两人给本王叫进来。”
如今时刻不能节外生枝,还会先了解缘由为好。
侍卫愣了愣,连忙拱手走出。
很快,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二人一同走了进来。
而房内正在与墨晔商议事情的所有的大臣,都不由得扭头看向这两个人。
两人已经争的脸红脖子粗,直到门口方休,还不忘整理各自仪态。
“你们二人因为什么事情而争吵?”
墨晔冷声询问,极力压制不耐。
听着墨晔嘴中所说出的话,那礼部尚书向前一步走,指着吏部尚书,愤恨说道:“回摄政王,这很快就要开始进行游巡祭祀了,可是这吏部尚书不知为何就要发疯,说新皇还未登基,不适合露脸,非要新皇戴着面具进行祭祀。”
“这不是在没事找事嘛,自古以来哪有祭祀戴面具的!”
那礼部尚书气的吹胡子瞪眼,都感觉自己头上的头发又气白了。
墨晔扭头看向吏部尚书,不知他为何要提出戴面具祭祀。
“尚书大人这是何意?”
吏部尚书撇了一眼礼部尚书,恭敬道:“微臣认为自己说的没错,虽说是皇帝,但是他仍未登基,那么便不可露出真容。此次祭祀倒不如叫他戴着面具祈福,等到正式登记以后便不用戴面具了。”
听着吏部尚书所说的话,墨晔看着眼前的众人,将问题抛给了他们。
“各位大人感觉两位大人的话,究竟谁所言在理?”
一些大人听着吏部尚书所说的话,纷纷的站了出来。
“微臣以为吏部尚书言之有理。”
众人异口同声,反倒好像是早就商议好一般。
墨晔微微眯一眼,过了许久,开口言道:“确实这一次吏部尚书说的是对的,新皇还未登基,不可面露真容,那么这一次便让他戴着面具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