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
转眼进入到炎热夏季,网上对于赛瑟罗格言论的讨论声音逐渐平复。
虽然事态并未进一步发展,但因为在这件事中,国际数学联盟方面的态度,让大家不怎么乐观,对下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的菲尔兹奖持悲观态度。
原本看到徐铭连续拿到三个国际数学奖项,又得到国际上那么多数学机构和专家的认可。
已经在畅想,史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诞生。
彻底打破国人零记录的惨案。
迎接数学盛世。
结果只因拒绝了海外国家科学院的邀请,便陷入到这种风波中,使得国际数学联盟方面有些投鼠忌器,对于菲尔兹奖的颁发会承受不小压力。
但对于徐铭的做法,网友们则是全力支持。
按照有些人在微博上的说法,若国际数学联盟真一点脸不要,铁了心要把菲尔兹奖的含金量毁掉,那大不了直接把阿贝尔数学奖捧成,真正数学界里的诺贝尔奖。
不过大家并不知道。
在他们义愤填膺的时候,徐铭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内,全力构造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
且进度逐渐加快。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完成,后续几步的定义复形以及定义过滤。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箐华高等研究院和燕大物理学院,为徐铭主导的课题小组团队,颁发了百万奖金奖励在基础物理上的新发现。
当天在等华高等研究院参加颁奖典礼时,还是杨老亲自授予的荣誉证书。
现场高度盛赞,徐铭所提出的拓扑光子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指出在高效光和光源领域,具有著非常大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价值。相当于为王其坤和唐亚愚,他们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方向。
完全不夸张的讲,单靠学术成果,以及获得奖项拿到的各种奖金。
徐铭已然实现了财富自由。
加上他本人,对金钱的痴迷程度并不高,所以对奖金表现的比较稀松平常。
在颁奖典礼现场,都还在思考数学。
11月23日,周五。
镜春园。
楼上办公室内,徐铭坐在书桌旁,右手握著笔快速在草稿纸上书写。
偶尔站起身又在旁边写字板上推导证明。
整个人仿佛完全沉浸在,代数几何海洋中,完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那种高度专注的模样,估计这时候若有人敲门,都会自动忽略掉不会做出回应。
如果此刻距离他足够近的话,则能听到其口中,还有自顾自低喃的声音。
「使切过滤思想,或许能更精细定义这些过滤。」
「的Motivic可以分解为系列余纤维序列,其中每项都与某个余维数p——.」
不知道过去多久时间。
徐铭突然停下手上的动作,脸上表情浮现出一抹激动的神色。
目光牢牢盯著写字板上的数学公式。
「完成了。」
「新的分解自然诱导了映射谱上的一个过滤,这正是我寻找的Motivic过滤。」
经过这段时间的推导,今天他终于构造出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
对于课题来说,足以称得上是巨大的进展。
因为他根据自己的灵感思维,提出假设后,成功在平展上同调基础上,构造出这项强大的工具。
接下来,只要证明此工具,满足他最初的假设。
使之变成定理。
便相当于拿到了霍奇猜想的全部拼图。
后续要彻底证明解决霍奇猜想,也就不再是问题。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铭待情绪平复下来后,下意识的查看起数学学科经验。
【数学:Iv4(3148/10000)】
「构造出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数学学科的经验值倒是又增长不少,不过按照现有提升幅度,单靠霍奇猜想再次提学科等级看来是不可能。」
注意到数学学科那栏的数据变化,徐铭叹了口气暗自思索道。
自从数学成为4级学科,继续提升的经验值,已然处在非常高的程度上。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研究霍奇猜想,接触全新的代数几何分支领域,但想直接让数学变成5级学科,显然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行。
而物理和信息这两个学科,在数学未提高的情况下也无法继续升级。
思索之下这让他不由得萌生出,进入新领域的想法。
主要纵使他的时间和效率,比其他天才强很多,可终究是有限的存在。
精力更不是无限的。
可以说能同时在物理和数学以及信息领域,分别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在别人眼中已然是无法想像超级天才。
若继续接触新的学科领域,肯定要暂时停止,对其他领域的课题研究。
暂时还做不到。
所以念头仅在脑海中浮现一瞬,便被他抛在脑后。
接著看了眼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发现距离天黑还有将近两个小时,索性今天便展开对工具的证明。
正所谓趁热打铁,早日拿到全部拼图,也好证明霍奇猜想邀请全球数学家共同验证。
要知道眼下距离新一届数学家大会召开,满打满算也就剩下一年多时间。
「开始。」
重新坐回椅子上,暗自吐出两个字,立刻证明起来。
翌日。
就在家享受周末的时候,上总台官,突然转发了一则新闻。
正是今年新公布的长江学者名单。
其中徐铭二十多岁的年纪,在里面显得格格不入。
尽管他自己早知道这个结果没啥惊喜,但当眼尖的网友们发现熟悉的名字,却表现的非常高兴为徐铭祝贺。
毕竟徐铭除了教授的身份,更兼具著偶像光环,所取得的每项成绩荣誉,对粉丝来说都属于好事,且正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
各大媒体平台报导之下,立刻冲上热搜榜首,引起网友们的大量留言。
「看到徐教授的名字了,恭喜徐教授。」
「才十多岁的长江学者,放在以前根本不敢相信。」
「又打破纪录了。」
「在徐教授身上,发什么事,我都不觉得奇怪。」
「金陵大学发来贺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