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花一路带着他们走,一路讲。尤其是过长江大桥的时候,两口子趴在桥上看四周,胡梅惊讶地都合不扰嘴,这,这宽的江,这桥是咋建上去的,真不可思议。
拉板车的师傅见他们磨磨蹭蹭的,粗声粗气的说:“个板马,快点撒,老子还要拉活。”乡巴佬!
“晓得,晓得。”夏荷花一边用江城话应他,一边和胡梅他们俩个人讲这些当地话的意思,个板马并没有骂人的意思,只是一句语气词,让他们不要在意。江城人江湖气比较重,说话粗,但讲义气,重情义,要他们不要把他的话往心里去。
“小姑娘说的是,我们江城人,别看大老粗一样,但最讲味口。”拉车师傅话腔一拉开,得意地同他们讲江城的故事,一直讲到鸭肠巷,何树槐夫妻对江城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刘每悦看到夏荷花过来,亲热地拉着喊:“你个小丫头,急死我了,又没个联系的方式,快点,今天带来多少?你上次给的几个,客户尝了都要。”说着看了看跟着的板车,询问道:“都是?”
“只能给五个筐你,二千五百过,再有再给你发,我还要留一筐。以后我哥会常住这里,接了货给你送货过来。我们在雪松路有一个店了,以后姐姐可以去看看。”说着示意何树槐把东西搬下来,把他介绍给了刘老板。
刘敏悦点点,又拉着荷花说:“这一筐也给我撒,客户天天催我,谁让你这丫头做的好吃。”
夏荷花被缠得哭笑不得喊:“嫂子,给刘老板拿一只鸭子。”
刘敏悦疑惑地接过,打开一看,疑惑地问,“不会又是做的吧?”她撒了一点到嘴里嚼了嚼,立刻瞪圆眼睛不可思议地说:“太好吃了,你这丫头,咋做的?”
“以后再告诉你,先结帐,这只送你吃,以后想吃去我的店,找我嫂子。”夏荷花嘿嘿笑着催她。
刘老板没法,只好去给她结帐,想这丫头有店了,跑不掉。
辞别了刘老板,夏荷花何树槐两口子边走边讲,问何树槐,“二哥,今天的路都带你走了一遍,记得怎么接货送货了吗?”
何树槐点点头,有点晕,但不敢说,怕荷花笑笑话他。
夏荷花又叮嘱他说:“以后货会通过晚上的夜班车发过来,你早上去接就行,鸭子必须新鲜,我们弄好了,晚上发,第二早上到,你去接,顺带的有蛋就先送这里。”
“我怎么知道有没有货呢?”何树槐疑惑不解的问,怎么联系?
“到了告诉你,我们先顺路去置办点东西,你们要自己开火的,添点厨房用品,还要买煤炉子。”夏荷花神秘一笑,带着他们又拐到江边的批发市场,买了煤球路啥的等厨房用品。
“哎哟我的娘欸,这里啥都有,比镇上便宜多了。”胡梅感叹不已,一路跟着走一路惊奇,不愧是省城啊!
和后世比起来,根本还不够看,这话夏荷花没说,她只说道:“没事的时候,你可以来逛逛,但要记得捂好钱包哦!不是吓你,小偷肯定是有的。”
胡梅立刻东张西望起来,看哪哪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