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一百三十四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2 / 2)

顾崇简这才反应过来,他摸着后脑勺可怜巴巴地说,“娘,你这么凶做什么,我就是没想起来,又不是真对姐姐不尊重。”

“什么事都等你想起来了,那就晚了。”

谢姨娘瞪了他一眼,又想到顾红秩去戏楼,就是因为他非要给一个戏子做主,又满心内疚。

但昨夜燕王殿下走了之后,老爷就叮嘱过她和顾红娣,让她们不要再提戏楼的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因此她虽然想狠狠教训顾崇简几句,却又因为老爷的吩咐,不能开口,只能用目光谴责不成器的儿子。

顾崇简被娘亲瞪得低下头来,一声不吭。

“姨娘,你且听我说,崇简是个好孩子,只是以前贪玩了些。”顾红秩看了他一会儿,却忽而开口道,“他说他从今日起就要好好读书,再不像以前一样只管玩乐,我信他。如今他已十二,正到了该用功的年纪。等父亲回家,得商量着给他和四弟一起请个有名声来路的西席先生。”

自古以来就讲究天地君亲师,师长地位尊崇,就连天子都要对自己的老师百般恭敬。老师的学问地位如何,亦和学生的脸面息息相关。请到府里单独授业的西席先生和私塾里的先生有一层不同,前者比后者更亲近,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大。

只有清贵门户以上的人家才会去请西席给家中子弟教书。像安国公府这样的门第要是请西席,那请的必然是一代名师,学问自然不能在顾善这个朝中大儒之下。

而谁家府中请了西席,又必会广而告之,让世交好友都知道,自家孩子是块读书的料,而且要发苦功了。要是这位西席先生是有朝中背景的,那这也是给自家孩子以后的仕途铺路,好处良多。

谢姨娘跟在安国公夫人身边长大,虽然不善诗词但也识文断字,算是粗通文墨,不比寻常没有见识的妇人,她知道师从名儒意味着什么。

顾崇朴马上就要入宫当御前侍卫,没什么空闲时间在府里,所以这个西席先生其实就是给顾崇简起的。这个道理谢姨娘不用想就明白,三姑娘对她不成器的儿子有这份心,让她感激不已。

“姑娘,你为简儿着想,姨娘很是感谢。”谢姨娘上前一步,拉住顾红秩的手,却是忧心道,“但眼下是多事之秋,老爷未必有闲心考虑这些,我怕——”

顾红秩知道她在担忧什么,反过来握住她,笑道,“姨娘,正因为是多事之秋,有些事才必须提上日程了。崇简和崇朴是我们这一辈唯二的男丁,我们这等人家,将来总要有能撑起门面的男人,还有什么比他们将来的前程更重要?其实父亲也早就有了此心,只是他们之前还不懂事,若给他们声张起来,又怕请了名师来他们不好好学,太不像话。眼下既然糊涂蛋都明白了过来,我们哪有不趁热打铁的理呢?”

谢姨娘被她说服,看她的眼神又和往日不同,觉得三姑娘真是变了,比以前不知懂事成熟了多少倍,竟是有安国公夫人生前的风范了。她忽而又有些眼眶发酸,若是夫人还在,能看到三姑娘出落的亭亭玉立又如此长进,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