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17(2 / 2)

周冲指责他道:“你这是目光短浅。你知道楚国有多大吗楚国号称五千里之国,你知道楚国有多少地方靠海楚国一灭,这些地方就归大秦所有。难道船运还用不上”

“那倒是这个理。”内史腾不得不服,道:“还是周先生有眼光。”

周冲再分析道:“再说了,华夏之地辽阔无边,有多少河流可以通船。黄河长江自是不用说。关中的渭水,湖泊纵横的江南之地,还有岭南,这些地方用船比用人力畜力方便得多。”

“有理,有道理”内史腾若有所悟地道:“请问周先生,你要我怎么做”

周冲回答道:“我是想做两件事。第一件我是想用晒盐取代现在的煮海为盐。煮海为盐产量低,耗工耗时,不宜于盐的大力推广。你知道,盐对每一个人有多重要,要是海边全是盐田。这会晒出多少盐。有了这些盐,华夏的老百姓就不用为没有盐而发愁了,人人吃上盐。对身体很有好处。身板硬朗,好处在哪里,你是带兵的人,我不说你也明白。”

在战国时期,主要流行煮海为盐,晒盐还没有推广。齐国由于地处海滨,渔盐之利丰富,这也是齐国能够号称东帝的原因之一。也正是齐地富饶,周武王才把姜子牙这个头号功臣分封到齐地,做为国之屏藩。

“那是当然。”内史腾脱口而出,道:“我打听过了,煮海为盐的产量是很低。我一直在想,要如何才能把盐地产量提高,提高到至少够我们老百姓吃的。周先生还有如此之妙策,周先生能给我说说吗”

周冲解释道:“晒盐也就是在海边整出盐田,把海水引进来,灌满盐田,再切断海水。等到海水干涸之后,就可以在盐田里取盐。当然这盐还要进一步处理,才可以吃。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产量高,省工省力,老百姓就不用再去锅呀柴的忙活。”

“对呀”内史腾恍然大悟。

周冲接着往下讲道:“你也知道,齐地土地肥沃,盐田要占用很多的良田,不划算。我是想把盐田开在海岛上,出了盐用船运回来处理。”

内史腾双手猛击一下,道:“这真是一个好主意,既得到了盐,又不与农争田,一举两得之道高,高,委实高”

周冲话锋一转,道:“可有一个问题,你想到过没有这样做,必然使得海上一片繁忙,若是有不法之徒贪其厚利,从中渔利,岂不是害人我是想打造我们大秦一支强大的海上兵力,你可以叫做海军,用来保护来船队,维护秩序。这海军,不仅仅在大海上有用处,在内河上也有用处。”

内史腾终于明白周冲的意思,道:“我明白了,周先生是要我来组建海军。”

周冲点头道:“我是这个意思。我是打算先建一支小型海军,积累起经验,训练出一批精英,等到将来灭了楚国,那么海军就会大显身手。”

“没说地,我一定干。”内史腾颇为兴奋,一口应承。

周冲笑道:“我还以为你这个土包子不想做水里蛟呢。”

内史腾讪笑道:“周先生,哪会呢,我不是不明白嘛,现在明白了,我能不做吗不过,周先生,要建海军,总要有船吧。你不会给我乌篷船,独木舟,小鱼船吧先说了,你给我这些船,我可打造不出海军。”

周冲非常肯定地道:“你放心,我不会给你这些小船,我给你造大船,楼船。一艘楼船可以载几百上千名兵士。”

内史腾几乎是唱出来的道:“那太好了”

第五卷天下归一第二十六章打造海军二

“见过周大人,见过内史将军。”一众工匠向大步而入的周冲和内史腾行礼。

周冲还礼,道:“各位师傅甭客气,请坐,请坐。”

等工匠们坐了下来,周冲把一众工匠打量一阵,笑道:“你们气色都不错嘛。齐地风光好,富厚殷实,不象内地百姓,往往是脸有菜色。他们呐,和你们没得比,他们一年到头能吃上一顿饱饭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一个姓王的工匠站起身,道:“周大人有所不知,齐地富厚殷实没错,可我们也不是顿顿都能吃饱饭,一个月能吃一顿饱饭就不错了。我记得,我家每到月中要打一次牙祭,不是吃肉,是让全家人吃一顿饱饭,我那娃儿吃撑了,路都走不动,他还眼望着锅里一个劲地说还要吃三碗。”

这话乍听俏皮好笑,仔细一想,又是无比辛酸,让人笑不出来,周冲黯然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个姓林的工匠回答道:“周先生,还不是官员们太过残暴,把我们的生活之资都给搜刮走了,我们一年忙到头,连饱饭也吃不上几次。煮盐的不要以为他们家就有盐吃,我小舅子就是煮盐的,一年到头也就吃那几回盐,一到用盐的时候,那哪里是在吃饭,纯粹就是在吃肉,比过节还高兴。”说到后来,眼泪都流下来了,道:“可苦了咱老百姓”

周冲想起一句歌词,道:“你们的生活我能理解,就是卖盐的喝淡汤,编凉席的睡光床,是这意思吧”

“对对对。还是周先生说得对。煮盐的没有盐吃,编凉席地没有凉席睡,种地的没有饭吃,打鱼的没有鱼吃,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跟猪牛差不多。”一个姓尚的工匠呜咽着道:“从我们祖辈到我们都是这苦日子,可把我们熬苦了。周先生你们一来,把那些比牛毛还要多的税赋减免了,咱老百姓就有饭吃了,要我们气色不好都不行。”

“对对对要不是周先生你们来了。我们的苦日子还不知道还有多长。”工匠们七嘴八舌地附和。

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征战,死伤无数,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沉重的负担。再加上齐国的吏治败坏,以后胜为首的佞臣贪婪无度,老百姓地生活过得就更苦了。

周冲非常感慨地道:“齐地富厚饶给之处,你们的日子都过得这么苦,比起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你们的日子还是好的。读书人骂大秦是暴秦,你们对大秦这么好,他们可是要骂你们的哦。”

“读书人,他们就知道胡说。”姓林工匠很是不屑地道:“先前,我们也听信了他们的话,以为大秦残暴不仁,会把我们杀光,没想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别地不说,我们至少可以吃上饱饭。不用再象以往,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官府,我们一年忙到头啥都没有。

“咱老百姓不懂那些大道理,但我们只认一样理。谁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咱就对谁好。大秦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大秦就是我们的朝廷。”

他的话说到众人心里去了,又是一阵附和。

周冲再次感慨道:“齐鲁之地号称礼仪之乡,周公之礼,太公之教,使齐地声威远播,稷下学宫更是大名鼎鼎,没想到你们一点圣贤之教都没学到。”

“得了吧。读书人老是说什么什么圣王之道。听起来蛮有道理,可是却没有给我们老百姓一点好处,越是相信他们的说教。我们越是没饭吃。”尚姓工匠很是瞧不起,道:“周先生,我们这里的那些读书人,书读得是顶呱呱,坏事做得也是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