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惊喜,却一点都不会意外。
王秀娥哪里还顾得上舀饲料喂鸡,一把将秦朝抱在怀里,放声痛哭。
儿子平时是怎么学习的,她这个做妈妈的可是一直看在眼里。
她心疼,却也知道秦朝有自己的坚持,很多事情只要是他认准了的道路,就没有人能左右他的想法。
考上清华,一部分是天赋,更多的则是秦朝日以继夜的努力。
秦家上下开心极了,像是这样的好消息,几乎用不到晚上,就传遍了整个秦家庄,甚至连姥爷的村里都知道了。
一半天的时间,不仅和秦朝有关的两个村子,就连全县上下,都知道了秦家庄出了个清华学生,可谓是光荣地不得了。
一中的校长和秦朝的班主任,以及县里的其他领导,代表教育局,给秦家送来了一面红艳艳的锦旗,敲锣打鼓放鞭炮不说,还给秦朝奖励了两万块的奖学金。
那个年代,去清华上学的话,两万块奖学金相当于把秦朝上学时需要用到的学费差不多凑够了。
秦家庄上下热闹非凡,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简直堪比元宵节的灯会一般。
辛成家的辛志坚明明今年也参加了高考,可是辛成却依旧跟着一中的校长,在秦家忙里忙外,似乎一点都没有把自家儿子的事情放在心上。
惹得黄翠仙悄声骂骂咧咧地吐酸话:“他家秦朝不就是学习好吗?就他那死呆呆的样子,哪里有我家志坚好。以后这样的书呆子,八成是要讨不到媳妇的。”
这样的话,惹得辛成脸顿时拉得老长,低声呵斥了一句:“你闭嘴,人家秦朝考上的可是清华!”
黄翠仙心里明明知道考上清华意味着什么,还是要忍不住酸上一句:“清华怎么了,咱们村一共也就他报名了清华。你等着,等咱儿子的录取通知书下来,到时候教育局也要派人送锦旗和奖金过来,到时候你再跟着忙活也不迟。”
黄翠仙的话,惹得辛成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家儿子是什么本事,别人或许不清楚,可辛成能不清楚吗?
当初如果不是有秦朝帮着补习,说不定现在的辛志坚连上一趟高中都费劲,更加别说考大学了。
辛成心里还牵挂着村里的事情,哪里顾得上和黄翠仙拌嘴,连忙背着手,迈着八字步,气呼呼地走了。
黄翠仙拿辛成没办法,扭脸就要去找自家小儿子说道这件事,回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家那小儿子,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踪影。
而且隔壁屋里刚娶进门的大儿媳妇,似乎又和辛志强闹了起来。
两个年轻人也不嫌丢人,就在屋里吵吵嚷嚷地闹腾,惹得黄翠仙隔着窗户喊了两嗓子也不顶事。
无奈地时候,黄翠仙只能走出院门,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算了。
左右她觉得,新结婚的小两口几乎没有不吵架的,何况又是辛志强这种和新媳妇没什么感情基础,几乎全部都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结合的新人,打打闹闹磕磕绊绊地过日子,简直太正常了。
当初黄翠仙和辛成刚结婚的时候,不也是这么吵吵闹闹过来的。
不过那时候的黄翠仙,可没有现在的新媳妇脾气大。
她哪敢大声嚷嚷地让全家上下都听见啊,只不过背地里和辛成生闷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