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除了这些之外,袋子nbsp;拎起来一看,居然是一些花花绿绿,各式大小的扣子和裤钩。
八零年代的人们,身上穿的衣裳大都是自己缝制的。
像是扣子和裤钩之类的东西,就成了居家必备的小物件。
可是鼓鼓囊囊的一大包零散扣子,大致一看,几乎没有几个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扣子根本不能用,换而言之,这一包扣子看起来多,闲置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王秀娥无奈的说道:“爸,您买这么多扣子干嘛?”
她没敢问这些扣子花了多少钱,怕刘芹着急。
可是她不问,刘芹自然会问,刘芹的眼神不好,也正因为眼神不好,所以语气更加急迫,拉着王秀娥的手腕一个劲的说道:“秀娥,扣子买了很多吗?多少?要是特别多的话,待会儿你回去的时候,拿回去一些。我的眼神不好,做不了针线活,这些扣子留着也没啥用处。”
王耕立即说道:“怎么没用,桂兰就能用!让她都拿去,给孩子们缝补衣裳用不是正好吗?”正在厨房做饭的张桂兰一听这话,右眼皮顿时突突跳了好一阵子才渐渐平息。别人或许不了解,可自家公公是什么样的性子,她还是清楚的。王耕说是要把扣子拿给她,就一定要她全部用完,不用完还不高兴,会骂人的。
“爸妈,这么多的扣子我也用不完啊,还是听妈的,把扣子分给秀娥一点,她家孩子也不少,正好用得着。”张桂兰连灶台上的锅都顾不上理会,连忙进来帮着说一句,生怕王耕头脑一热,真把那些扣子都送给她。
好在王耕很快答应了,开口说道:“对,秀娥回去的时候,把扣子分上一半。不够的话,我再去买。”
“不用了,够用了!”
屋内的三个女人异口同声,还要买?怕是要吓死她们。
虽说扣子不贵,小黑扣子才两分钱一个,大个的黑色扣子五分钱一个,可是这东西平时消耗不大。
像是穿坏了的衣裳,衣裳坏了是没错,可扣子剪下来一样能用。
除了扣子之外,大家还发现,王耕居然很买回来不少的缝纫机针。
是牡丹牌的缝纫机针,好家伙,足足有三包!
一包缝纫机针里面可是有十根的,三包!这得用到猴年马月去!毕竟缝纫机针这东西,几乎好几年才能用坏一根针。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三包针,能用到家里的缝纫机光荣退休的那一天。
这时候的刘芹已经气得在一旁捂胸口了,拉着王秀娥一个劲的絮叨王耕的错处:“你看看,这么多年了,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这么不会过日子。扣子和缝纫机针用多少买多少就行了,一下子买这么多,咱家也是要准备开供销社吗?虽然说东西不贵,可用不着啊!”
王秀娥无奈的笑着安慰说:“妈,不要急,这不还有另一个袋子么,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啥?还有一袋?”刘芹气的都要语无伦次了。
王秀娥不敢墨迹,连忙把袋子里的东西一股脑都掏出来,发现这个袋子里装的都是些吃的。
什么花生米,豆腐,豆腐干,蜜饯等等,拿出去刚好可以摆桌当下酒菜。
全家上下,目前似乎只有刘芹一个人气鼓鼓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王耕拿着钱不会花,尽买些没用的东西。
想到这里,她又开始憎恨起了自己的眼睛,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眼神不好,说不定就不会发生这些事了。
像是家里家外买办操心的事情,在老一辈的思想看来,都该是女人操心才对。
女人心细,自然不会闹出像王耕这样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