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人最清楚自家事,林家兄弟也最清楚林建富的为人。
以前刚刚得知林建志不是他们亲兄弟的时候,林建华和林建国心里的天平总是不自觉偏向林建富,毕竟这才是他们血缘上的亲弟弟。
因着这个隐秘的心思,那时候林建华和林建国才会在面对林建志与林建富的选择时,支持林建富。他们认为血缘和亲情能超过一切,而林建富与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密。
“其实这几年我父亲和二叔多次说起,他们觉得很对不起四叔。”林春语带愧疚的说。
而林夏说话就更加直接了,她对自己父亲和大伯两人的做法很早就有意见了,只是一直憋着不好说而已。
“现在后悔有什么用,暖暖你是不知道,现在我们两家四个哥哥,因为成绩不好都没考上大学,而是被塞到了中专或者大专里面,原本以为毕业以后就能进公司,结果四叔说他们的学历太低。”
林夏一边说,一边笑起来:“你们说好笑不好笑,一开始哥哥们就觉得自己不适合读书,但是四叔偏说我们两家也是股东,读书以后能让哥哥们进管理层当个小领导。等哥哥们毕业了,四叔又说他们学历低,必须先从基层开始历练,后面一直用学历这个为借口,就是不提重用。”
林建富自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他就是不想让这些侄子进入公司。毕竟他本来就是林金龙的侄子,也是因为他比两个哥哥机灵一点才得到林金龙的重用。
林建富的两个儿子不太出色,学历和能力都不太行,在这种情况下他最担心的就是林建国和林建华的两个儿子出色。幸好他们同样不擅长读书,他怕四个侄子提前进入公司攒资历,便用学历的理由让他们去读书。
最后的结果也显而易见。他们读过大专以后林建富继续以别的理由搪塞,就是不想让他们进入公司核心层。
“如果去车间,那也没有太大意义,不是说我们不愿意脚踏实地,而是有更多事情去做不好吗?”林春和林夏持同样意见,这些话她憋在心里也好久了。
林建国和林建华其实也是双木服装的股东,不过因为前期他们就是小股东,而林建富和林建志是大股东,两个人的股份不多。
后来林金龙以港商的名义合资以后,更加稀释了林建华和林建国的股份,就连林建富的股份也变少了。但庆幸在林建富已经能代表林金龙,有更多的控制权。
“一开始我爹他们想不开,总是去找四叔理论,但是四叔这人你们也知道,他比谁都会说,到最后反而成了我们不知足。”林夏想起林建富就觉得生气,“我爹他们也想开了,没必要和他一个锅里吃饭,反正现在大小也是个股东,还有些分红。”
其实这些事林暖从林建志的口中也听说过,这份服装生意起家的时候是靠着林建志的货源,后来第一次成立公司时他也占了大份额。
后面的和林建志没有太多关系了,但林金龙和林建富为了拉拢林建志,特意留给他一些股份。现在林建志和林建华以及林建国的股份是一样的,都是百分之七左右。
不过林建富有一点好,就是按时给他们分红。这钱对于林建志来说不算什么,但在九十年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足以让林建华和林建国有更好的投资。
现在林建国和林建华都住在京城,没必要回去老家,可是几个儿子也有了更多想法。他们便每个儿子给了一笔创业资金,可以去买房也可以去创业,总之没必要继续留在林建富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