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的五年,让王诩迫切的想要上战场,然而,这一次,他的希望又落空。
赵王这一次,派遣了善于防守战的廉颇为主将。
自此,秦赵大战拉开了序幕。
身在家中的王诩,此时,收到了白起的信。
“吾兄王诩亲起,秦赵大战爆发,弟深感不安,此战秦国举全国之力,势要灭赵,赵国危矣,请兄速离赵国!急!急!急!”
看完这封信,王诩眉头紧皱。
秦国这一次,要死战了!
四个月后,前线又传来军情。
秦赵两军陷入僵持。
朝堂之上,赵王大发雷霆。
廉颇一封又一封的催粮文书,已经把赵王案前堆满了。
“岂有此理,坚守不住,我赵国何曾消耗得起!”
“现在该当如何,谁能给个主意!”
相国上前一步,表情严峻,“大王,我赵国已经粮食耗尽了,不能在这么坚守不出了,必须与秦军正面开战!”
“不可,大王,秦军兵锋正盛,现在就是打的消耗,谁先扛不住,谁就输了!”
“大王,秦国的情况不比我赵国好很多,我们只有坚守不出,才是上策!”
赵王看看朝堂又吵了起来,脸色发青,“够了!四十五万张嘴,每天的消耗的军粮,我们如何坚守!”
“相国大人,若是正面开战,何人可为主将?”
相国面色一紧,心中倒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不由得变得支吾起来。
看见相国默不作声,赵王心中厌烦,这场朝会又不欢而散。
散朝后,赵王单独召见赵括和王诩二人。
赵王眼眸似海,问着二人,“廉颇将军的坚守不出,你们二人怎么看?我要听实话!”
见状,赵括上前一步,大声回道:“大王,秦军已经围攻我赵国数月,未有寸功,气势渐衰,而我赵军以逸待劳,气势正盛。”
“我认为我赵军完全不必死守,应展开队形,和秦军死战,必能一举破敌!”
而王诩则默不出声,呈思索状。
“不错,不愧是赵奢的儿子,忠勇有加!”
赵王面露一丝欣慰,心中的不快散去不少。
他接着问道:“王诩,你怎么看?”
见赵王发问,王诩也是说出心中所想。
“大王,我认为,廉颇将军的防守策略,并无大问题!相对于正面开战,坚守不出,对于我军的伤亡是最小的,风险也是最小!”
赵王微微皱眉,有些不喜。
这次,召见赵括和王诩二人,他便是存在了临时换将的心思。
他想一战定胜负,让秦国知道肉疼。
可是,王诩的话,让他又有所动摇。
换将的心思慢慢又熄灭。
而此时,赵国邯郸城内,人心惶惶。
前线的战争旷日持久,官府征收的粮食比以往多了数倍,让本就吃不饱的百姓们,已经出现饿死人。
这一日,身处太子宫中赵悼,收到一封密信。
看完信中所言,赵悼完全震惊住了。
信中说,赵奢死于中毒。
虽没有说凶手是谁,但是矛头似乎便指向了王诩。
自赵奢突然暴毙,赵悼心中便很是疑惑,父亲身为武将,身体素质极好,怎么突然没了。
于是,她派人偷偷去调查此事,得出父亲的死因。
她对王诩虽失望,厌恶,但她仍不相信是王诩做的。
在后面,赵悼偷偷的召见了赵括,把此事告知了他,赵括更是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