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嚭沉默,思索了良久,有些不情愿的承认道:“相国伍子胥,实力更胜。”
“灭越之战,由相国一力推行,若是越国灭了,这天大的功劳,相国伍子胥的地位,又会到达什么样的高度?”
“难道,相国大人没有一点点的私心吗?”
闻言,伯嚭的脸色彻底变的阴沉了。
若是越国真的灭了,作为第一大功臣的相国,权势必定滔天。
这么多年的老对头,会轻易放过他么?
那吴国还有他的容身之地么?
想到此,伯嚭心中一寒,虽然知道王诩这是在挑拨关系,但是这个坑他不得不跳。
他必须阻止吴国灭越,必须让王诩面见吴王才行!
伯嚭皱眉,长叹一口气。
见状,王诩已经知道这些话已经种到了伯嚭的心里,面见吴王已经成功一半了。
便早早的告退了,在驿馆等待消息。
果不其然,第二天,吴王召见。
吴王夫差是个身强力壮的中年汉子,他不像别国君主那般文文弱弱,却像是一个行军打仗的将军。
这一次的会见,并没有在大殿之上,而是在吴王的寝宫。
看着端坐在上端的吴王夫差,王诩拜见道:“道家王诩,拜见师兄!”
王诩并没有以越国使者的身份拜见吴王,而是以道家的身份。
夫差闻言,并没有不悦,反而有些高兴的问道:“你是道家弟子?”
见状,王诩知道了,夫差果然如范蠡所言,是道家的忠实粉丝。
王诩点了点了头,笑道:“正是!家师陈耳夫子!”
“哈哈,甚好,竟然是师父的弟子,我们师出同门,真是开心,今天我们一定要痛饮三百杯!”
夫差笑了,看得出来,他笑的很开心。
他能够当上现在的吴王,跟道家有莫大的渊源。
少年时期的夫差,外出狩猎,曾被猛兽叼走。
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之际,被道家陈耳所救,并收为记名弟子。
在吴王阖闾临终时,本来是打算传位于长子姬波,但是当时恰逢陈夫子周游吴国。
最后,在陈夫子的帮助下,夫差这当了吴王。
王诩这时眉头紧皱,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故意叹了口气。
夫差见状,于是问道:“师弟,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跟师兄说,师兄给你做主!”
这时,王诩不情不愿的说道:“师兄有所不知,此时我来吴国,另外的一重身份是越国的使者!”
夫差这才想到,光顾着道家兄弟的情分了,忘记王诩此行还有一层身份。
“越国?越国现在已经快被灭了,师弟不如来我吴国如何,我封你为吴国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夫差笑了笑,感觉灭越国,就像碾死一只蚂蚁般简单。
王诩再次叹气,忧心忡忡的看向夫差,语重心长的说道:“师弟此番来吴国,不是为越国谋求生路,而是帮吴国度过危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