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琮的特殊待遇让人眼红,而且他也没有强盛的母族,所以在李家后宅中受到冷眼忽视的时候总是很多。在他长大成人,真正成为了齐林军领袖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感慨李栋的良苦用心,便是李琮这个义子,他都将他教养地极好,极有能力。人们总是会用自己现有消息的基础之上去评价一个人一件事情。李琮懂得,尤其是在羽帝上位以后,他也一直没有反驳过什么。
可是也只有他知道自己后来深处李宅的尴尬,还有那只增不减的忽视与冷眼,还有来自那昔日父亲李栋的谩骂。
李琮也是后来才感觉到,原来李琮在很多时候,其实都想要杀了他,只是他羽翼渐丰,得到了齐林军的力量,李栋轻易动他不得。
昔日亲密的父子变成了冷眼相待的君臣,李琮感到一丝戏剧性的同时,刚开始还有些无法适从。可是没有力量的人,是注定走不长远的,他若是想要好好活着,必然还是要有齐林军主子的这个身份。齐林军建立多年,其规矩自成,甚至都不需要上位者过多的插手,便能运转地很好。
李琮在齐林军久了,便觉得京城的生活并不适合自己,而且齐林军的几个老将也一直在说服他,不要久居京城。那地方容纳了许多人,从街边上不起眼,最容易让人忽视的乞儿,还有上至代表皇权权威的皇帝,这期间多少人的关系,多少人的渴望都在那里。李琮除了一些李家的羁绊,也没有别的了,而且只要他想要断,还是能够断的干干净净的。
曾经在李宅伤心失望,到后来被有些癫狂的姑姑划伤了脸,再到成为齐林军的主子,李琮经历地太多太多,也看到了许多许多。那京城确实也不是他该待的地方,所以非必要的时候,他都鲜少回去。
在那李宅中,其实他也只与姑姑李容还有羽帝的关系比较好些。姑姑李容姿色过人,在他的印象当中,是一个显得比较跳脱,又有着很多面的一个人。那时候的姑姑因为这样的性子,似乎也不得李家重视,反倒是落了许多的斥骂。在李宅,将门子弟都是需要练武,以后成人便可以出去打仗,建功立业,而在李家的很多人看来,作为女儿的李容似乎没有什么用处。她长得虽美,其实婚事能选择的人也有限。
整个京城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更盘桓着许多的世家大族,有经纬之才,读书许多的,也有像他们这样,是将门世家的。出了城池还好,毕竟外边这样的世家也不多,但是到了京都,那就显得不是特别突出了。
那时候的李家人也没有得到陈朝皇帝的重视,与着其他将门人一直受着皇帝的夹板气。这些变化,一直到齐林军认主李家人,李家才慢慢起来的。
只是那时候李琮年纪太小了,有些事情李栋也避着他,所以很多事情他也不知晓。他只是惊讶于李栋的胆子,在后来居然领着齐林军将整个陈朝都覆灭了。昔日受气的李家从臣子变成了皇族,狠狠地吐了一口气。
在李琮的记忆中,那些年姑姑李容也跟李栋也爆发了很大的矛盾,只是不知道后来姑姑怎么会秘密进了宫。姑姑的步步逼迫,终究是让李栋难安。当时她的所作所为,其实李琮也不大清楚,尤其是当他看着姑姑用着厌弃的眼神看着他的时候,李琮不知道,姑姑是不是也像恨李家人那样恨着自己。很多时候,虽然他觉得那是一种错觉,觉得姑姑是犯病了,但是她那厌弃地有些复杂的眼神,始终让他心中不安。
只是这些东西,在当时任他怎么查,怎么去找人,都查不出半点线索,直到陈朝完全没了,李容也死在了那场宫变之中。
李琮有时候想,不知道自己早一点赶到宫中,是不是结果就会不一样。况且这世间本就没有早知道这种事情。李容的目标太大,李栋明显是想要将这个妹妹赶尽杀绝了,落在他手上,只怕更是生不如死。
在那以后,李琮便再也不想要掺和李栋的那些事情了,虽然他也恨不能将他杀了,将齐林军完全控制。只是他终究是走在他的前头,李琮在做决定的时候,也没有思索太久。
只是他想不到的是,将羽帝推上皇位以后,他还是会做跟李栋差不多的事情。羽帝作为皇帝,想要将皇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掌心,让整个中原的各国对他俯首称臣,说什么便是什么,这太难了。
在很多人眼中,他便是羽帝的刀,是羽帝的箭,是羽帝的帝心之所在。不少人在巴结他的同时,便是想要跟皇帝跟近一步,想要更了解圣心如何。只是李琮志不在此,他也知道羽帝忌惮他,也想要拉拢他,但是有些事情,他不想要再做。在外边领着齐林军,还相对自由一些,哪里有不平的事情,他的军队就将那里踏平。这些年,齐林军也确实做了很多有益于百姓的事情。他的恶名在传扬,但是他所做的那些也在广为流传,这世间并不都是糊涂人。
李琮只是想不到,这陈华居然有一日也会成为他与过去沟通的钥匙。随着时间的过去,很多事情确实他也记不大清楚了,但是很多疑惑也还在,其实他也没有弄清楚。只是姑姑的孩子再如何,也是前朝公主,她便是落在朝廷手中,落在他手中,也绝对不能落在司空这样的人手中。
在李琮看来,这司空完完全全就是个佞臣,只是羽帝十分信赖依靠于他,这些年他在外的时候,这司空更是一路扶摇直上。在羽帝面前,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地位,从上次宫宴,到这次司空南下,他不知道,这司空是不是在借着南下治病之名,行监视他的事情。只是司空的做法也让人纳闷,不断地挑衅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