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七十八、朝朝暮暮(4)(1 / 2)

大荒四海之中,唯南荒气候宜人,果木繁盛,其山以东多瑶碧清流,灌溉了一方土地,是以雨晴花与白玉梨开得最好。

因清衡前日里应允了静窈要带她来南荒玩,又特意占卜星象,说是今日有雨晴花可看。

静窈向来听闻雨晴花只开在南荒骤雨乍歇、日光顿出之时,落花如雪,轻灵动人。且雨晴花便如其名,只在雨后初晴时将将盛开,若是雨势收得太快,或是日光出现太慢,雨晴花便开得不算好。静窈久居雷泽与九重天,平日所见皆是瑶池芙蕖,白莲芬芳,未曾听过这般有趣的物事。她又一向以好奇心旺盛而闻名雷泽,那日清衡自己送上门来,教静窈好生欢喜。

清衡其人,其实生性很有品位。

嫁到大荒的第一千零六百八十个年头上,静窈望着菏泽旁煮酒的清衡帝君的背影,心中忽然滚过这样一句话。

当年她堪堪同西海三皇子尘凡殿下处在一块时,虽然那小青龙胜在老实忠厚,也并非寻常神族纨绔子弟的做派,却也实在算得上一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大少爷,便是生活常识也是稀松平常,哪里谈得上半点品位与情趣。

静窈一直觉得,上下神族中出身高贵的皇子,大多皆有这样的毛病,且她彼时年少心性,也不曾觉得这是什么要紧的毛病。直到他二人一朝情变,冷战多日,静窈方才知道,原来有些小毛病,积久便成了沉疴,以至于药石无灵,没得救了。

她瞥了一眼清衡,心下不由生了几分叹赏。比起上下神族里头的那些世家子弟,生来便是锦衣玉食,长于罗绮,清衡却是自年少之时便披甲上阵,浴血奋战,伤痕累累方能践祚称帝。所谓英雄不问出处,静窈觉得这般的青年才俊,才着实令人更加敬佩。

静窈正落落出神间,清衡温言唤了她一句“小丫头”,又道:“这青梅酒已经煮好,你可要品一品?”

妖族子民素擅酿酒,即便是寻常的野花野果,只要配了寅时露水,再加以采炼,皆能酿出旷世好酒。

静窈虽然酒量不好,酒品更不好,素日却同她那位四哥哥止水神君一样,很是贪杯。尤其是清冷甘冽的梨花白,向来最对她的口味。

她闻言便是一愣,因着大婚那日她没什么经验,在清衡面前把酒品和人品都输了个精光。是以今日她暗暗告诫自己,要矜持,不能喝,更不能失了她雷泽一国的颜面。

其实静窈她父君母后的酒量都是顶好的,正因为酒量顶好,这数十万年来每逢佳节大宴,辉耀帝君总要被其中以天帝为首的各位仙友灌得下不了台。是以辉耀帝君在十万年前便悟出个道理来:酒不是个好东西。

自打有了静窈后,辉耀帝君便对她这般谆谆教导,以至于静窈从前一直以为酒同白水一般,并没什么好喝的味儿,自然也就不曾尝过,直到几万年前西天梵境一行,才一朝栽在了那位很不懂事的乐隽神君手里。

于是馋嘴的静窈此刻大义凛然地摆了摆手,坚决道:“不喝。”

今日天气晴好,清风拂面,阳光灿烂。

静窈瞧着那天如洗一般明洁,不由在心里嘟囔了两句,觉得她这捡来的夫君很不靠谱,今日必然是瞧不着雨晴花了。

清衡变了座五角亭子出来,眼见着天色极好,便在那亭旁的合欢树下煮酒,遥遥对她一笑,只看了一眼便猜出她心中所想:“不要急,待到辰时便有花看了。”又笑她:“小丫头还挺心急。”

静窈生平最不喜别人把她当小孩子,虽说清衡是长了她七万多岁,又是大荒帝君,为人处事自是格外稳重严谨。但她以如今七万余岁的年纪,在凡间也是个双十年华的女子了,并不是什么小孩子。静窈想到此处,愈发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于是做出一派很是端庄安静的样子,抚了抚裙上的褶皱,乖巧地在清衡身旁坐下来,温和道:“我哪里心急了,我一点也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