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嫁衣极尽简朴,大红喜字团服,不晓得比天界差了多少,好在她倾国殊色的容颜一救,依旧美如谪仙。她那帮同窗见惯了她青衣束发少年模样,乍然见她一身嫁衣,鬓发如云,淡扫蛾眉,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当是时,静窈八拜之交的义兄醉墨神君恰巧白龙鱼服路经这处凡世,将一身嫁衣眉开眼笑的她逮了个正着。静窈好说歹说让醉墨替她保密,醉墨无法,瞧着她那情窦初开的模样,摇摇头叹了口气便走了。
书塾后头有一棵百年巨榕,绿冠参天。静窈同青阳,便在她那帮无良同窗的怂恿下,荒唐而又欣喜地拜了堂。
待她那帮同窗意兴阑珊之时,愈发放肆,闹着要二人洞房,静窈一听,便羞得落荒而逃。
青阳在河畔寻到她,二人并肩坐着,那暮色流霞,风光正好。赤红的嫁衣衬得她素来清淡的面容格外娇柔,红唇一点,滟滟生色。青阳望了她许久,只觉她容色莞尔,顾盼流连里,犹胜春光暮色。
时光仿佛搁浅一般,一眼之间,便是终生。
他终于忍不住问她:“咱们今日拜堂成亲,可未祭天地,将来作数吗?”
静窈不敢瞧他的眼睛,只垂首道:“若是作数,你待如何?若是不作数,又待如何?”
青阳一字一句答得格外认真:“若是作数,我自当倾心以待,一生一世不负卿。若是不作数,来日我定当明媒正娶,再迎你过门共祭天地——你可愿意?”
静窈眼中一热,含了一点哭腔道:“不必了,今日这般,权当作数便是了。”又拉着他一道跪下,面向那水中央道:“既然此前未祭天地,此刻补上也是一样的。”
清风乍起,涟漪阵阵,那半江瑟瑟,仿佛流光溢彩的锦缎,铺在眼前。静窈的面容被那晚霞映得绯红,连清凌的声音亦含了几分暖意:“伏羲大帝与女娲大帝在上,小女静窈今日与柳青阳结为夫妻,此生长依,不离不弃。”
青阳亦学着她的话道:“我柳青阳今日娶静窈为妻,一生一世,不离不弃。”他扶着她起身,欢喜地握住她的双手,问:“同窗这样多年,我还不知道你姓什么呢?”
静窈低声道:“我……我无父无母,也没什么族姓。”她抬首定定瞧着青阳道:“不过日后我便姓柳了。”
青阳如玉山上行的面容满是红光,她倚在他的肩上,看尽流霞绚烂,看尽枫叶如火。
便如梦里不知身是客,即便这般同他一处,显得不甚真实,静窈却仍沉溺其中,一晌贪欢。
但世间之事,有因便有果。若她不曾与青阳拜堂成亲,同祭天地,青阳也不会枉死在她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