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晋贵嫔位?
众人心中一惊,因她自己的愚昧无知导致生下死婴,还大吵大闹,竟然还要晋贵嫔位?众妃嫔格外生气,但又无法显在脸上,只好低着头,暗自祈祷太后能反对此事。
而太后确实反对了,“哀家知道皇帝心疼苏容华,照理说苏容华生产确实该晋位,但她生下死婴已是不吉之事,晋位的理由总不能是如此不吉之事吧?再者,之前苏容华本就是越级晋升的,而且她既对江山社稷无功,也未育有子女,又服侍皇帝没几年,如何能这么快晋为贵嫔呢?她要如何服众呢?皇帝又该如何堵得住悠悠之口呢?”顿一顿继续说:“现在乃国丧期间,如何能举行册封典礼呢?难道要告知天下,皇帝在国丧期间胡乱行事,对自己死去的母亲不敬不孝吗?这要让你的母亲九泉之下也不得安息吗?”
秦之羽想了想,自己确实对此事糊涂了,幸好太后及时阻止,没有酿成大祸,可是昨晚去见苏婉韵的时候脑子一热,已经答应了此事,立刻为难了起来。看向一边静静坐着的苏婉瑛。
苏婉瑛被频频目视,早已心中有数,暗呼一声,她总是替他善后,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他说不要晋升苏婉韵,她帮着找理由;现在他又说要晋升,又是自己帮着找理由。仿佛她这个皇后就是来给他们两个善后的。旋即道:“母后,儿臣去岁选秀之前没有大封六宫,因着当时先太后病重。但按例,是要大封六宫的,儿臣想着是不是补上那次的大封六宫。可以先下旨意,给相应的用度,等到国丧结束再补册封礼。”
太后也知道这是皇后给皇上下台阶,但还是有些不情不愿,可又想到那个死了的李氏,突然觉得那也挺好的,小小的膈应他一把,毕竟圣旨什么时候下史稿上记录什么日期。突然心中坏笑,在她的国丧期间,来个大封六宫,她会不会被气活过来?哈哈。可她还是说:“那就不下明文诏书,不让尚宫局做妃嫔宝册,只给相应用度。一切等国丧结束再补上。”顿一顿,又说:“至于册封人选,哀家会和皇后商量着办的。”
虽然她心里很想膈应李氏,但她还是觉得秦家的江山更重要,而且李氏也已将先帝临终前本要说给她听得遗言告诉了她,她不应该让先帝寒心,其实就算没有遗言,她一样会看顾秦家的江山。因此才有了这话,这样也算全了皇帝面子,也全了皇帝孝道,不会让百官万民耻笑。
秦之羽知道他嫡母的意思,他也知道这是为了保全他的名声,顿时羞愧难当,立刻应了下来。
然后母子两又说了一些话,妃嫔偶尔在一旁插几句,甚是和睦的场景。没多久,秦之羽又要去处理宫务了,而太后也有些疲乏,就挥退了妃嫔们。
妃嫔们按着规矩退出慈宁宫后,说话也大胆起来,尤其是一直以来说话大胆又不怕得罪人的杨顺仪,没多久,众人就听见她在说:“贵姬娘娘可真冤枉,好端端大发慈悲一回,救了人家,反倒被人说是故意的。不过贵姬娘娘,人家都能用您能用的用度了,一旦过了国丧,她就是贵嫔了。也不知道您后悔了没?”
苏婉瑛在前头走着,在杨顺仪说话的时候众人就安静下来了,因此她也听得格外清楚,觉得杨顺仪越说越不像话,不想让江贵姬难做,正要开口责问。
却听见江贵姬笑着说:“当然不后悔,本宫救得是皇嗣,虽然皇嗣还是没了,但并非本宫的过错,本宫可对得起任何人呢。”话虽说的漂亮,但谁都看得出来,她的面色并不好。旋即她先走了,她怕再待下去,没事也被杂七杂八的嘴说的有事了。
“嫔妾还没说完呢,”怎么就走了呢?杨顺仪忍不住笑。
苏婉瑛实在看不惯这个杨顺仪,爱说话却不会说话,立刻沉着脸训斥,“杨顺仪,这就是你对待高位妃嫔的态度?未免太不恭敬了吧,整日里只知道蜚短流长。你是不是要将整个皇兴城弄得乌烟瘴气才罢休?高位妃嫔都走了还敢在背后如此行事,成何体统?”
杨顺仪见苏婉瑛很生气,也止了笑,连连称不敢。
但这次苏婉瑛不愿在饶过她,直接罚她禁足兼抄写宫规百遍,什么时候抄完什么时候再出来。杨顺仪虽不满,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称是。
其余妃嫔在一旁看着偷笑,这个杨顺仪众人已经看她很不爽了,恨不得她一辈子都别从灵姿轩里出来。
自然也无人知道,那位嘴上说的漂亮的江贵姬最终还是没忍住,在自己住的端柔殿里大发一通火,又砸碎了不少前些日子刚补上来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