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彦宁垂下眼眸,沉默不语。
“我一直不觉得,你是那种会用自己的婚事来谋利的人,否则先前宁国公想将他的嫡女许给你的时候,你早就答应了。”
顾彦宁淡淡道:“宁国公与老师,怎能做比较?”
“他苏桓膝下无子,苏家到他这一辈,就算是结束了,往后只能走下坡路。有什么不能比的?”顾老夫人看着儿子,忽然冒出一个念头,“难不成,那苏家的嫡女生的比宁国公家的嫡女更美一些?”
当年苏家老太爷还在的时候,苏家正值最为繁盛的时期,家中唯一的嫡子却八抬大轿迎娶了一个九品芝麻小官的女儿,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后来苏大人接过了苏老太爷的衣钵,各路官员费尽心思地想往苏大人的后院塞美人,十几年了,愣是一个都没成功过。不仅如此,京中的人还亲眼看着苏大人一步步的提拔叶家,虽然拔苗助长的唯一一个后果就是枯萎,但这件事,也教会了很多人一个道理。那就是光靠一张倾国倾城的脸,是真的可以一夜飞升的。
顾老夫人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苏姑娘,但想来有那样一个美貌的母亲,她的容色也不会差。
顾彦宁笑了笑,说:“儿子上回见苏姑娘,她还是个两岁的小女娃呢,哪看得出来她生的美不美。”
其实此时纠结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意义,而且顾老夫人认为,老四自小就比同龄人要成熟稳重很多,脑子里想的事情都与其他几个兄弟不同,这么多年独身一人也未曾有过通房,绝不是苏大人那般肤浅好色之人。
“既然苏大人已经点头了,你也执意要娶,母亲说再多也没有用了。你若觉得和苏家联姻真的是个正确的决定,就把苏姑娘娶进门来吧。不过母亲还是要多提醒你一句,那苏姑娘是京城第一贵女,又有一个那么会疼女人的父亲,这些年为了不让媳妇受苦,愣是一个儿子都没要。由此可见,这样的亲家养出来的姑娘,可与一般的大家闺秀不同,必然是娇生惯养,金贵得很的。再加上她年纪又小,嫁到咱顾家来,别说指望她主中馈,侍奉公婆了,能不能照顾好你,愿不愿意给你多生两个儿子都是个问题。”
顾彦宁觉得母亲操心的实在有些多了,很是无奈。他想娶她,仅仅是因为他喜欢她,想照顾她,与她互相扶持着度过余生,弥补上一世的遗憾,至于其他的问题,都不曾考虑过。
“苏姑娘年纪是小了些,儿子本来就没指望她伺候谁,儿子这么多年都是一个人过过来的,哪有多了个媳妇,就反倒不会照顾自己了的道理。至于孩子的问题,现在说这些,就为时尚早了。母亲不用担心了。”
老四一直是几个孩子中最让人省心的,从小到大,顾老夫人都很尊重他的选择,母子之间也从未有过什么分歧。这是第一次,顾老夫人开始从儿子身上,看到了固执两个字,她不想因为儿媳的事,让儿子为难,和他生疏了,就说:“你都想的这么清楚了,母亲还能说什么。”
顾彦宁笑着说:“那便劳烦母亲,替儿子找媒人去苏家交换庚帖,纳吉下聘,准备彩礼了。儿子过几日需要去云州办差,近两三个月都无法留在京城,只能辛苦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