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17章 托付(1 / 2)

那么如今,符家蒙难董葶芳约莫是不想嫁到符家长房去了吧。

“舅舅和舅母心中有章程,我便不多言了。”冯亦程对宋氏笑道。

宋氏点了点头:“你舅舅的意思呢,是既然已经同符家长房订了亲,便不能在符家蒙难之时退亲,如此才能挽回董家女儿家的名声,将来你葶珍妹妹和葶兰妹妹议亲,才不会受影响。自然了若是此次符家长房也受连累,人在这亲事就还在,若人不在了,亲事作罢旁人也说嘴不到董家头上,就端看符家长房的造化了!”

宋氏这等于是同冯亦程交底了,董清平和宋氏早有应对,也是在点冯亦程不必为了董家真的去向太子求情。

董葶芳自己选的路,要自己走下去,就如同当初董葶珍他若是真的想要同梁王走到一起,董家也就当没有他这个女儿了,嫡女尚且如此,更遑论庶女。

关于登州的事情,既然舅舅董清岳和外祖母董老太君,未曾在信中同大舅舅董清平明说直言长澜未死,冯亦程也没提起。

一到董府,董清平便让人将冯亦程请到书房来,陪他下棋,问起登州的事情。

董清平因为侄子董长澜骤然离世的事情,鬓边多了些许银丝,将手中棋子落下之后,道:“接到消息长澜出事,你祖母在信中吩咐不让回去,说怕卿元知道。”

登州战报传来后,董清平就将董卿元拘在家里不许出门,让下人的嘴巴都闭紧,谁都不许告诉董卿元登州之事,所以到现在董卿元还被蒙在鼓里。

“舅舅,长澜的媳妇儿容姐儿已经有了身孕,舅舅不必太过伤怀。”冯亦程垂眸落子。

董清平视线落在门外的长随身上,吩咐长随去更换一壶热茶。

待人走之后,董清平才同冯亦程压低声音道:“我听吏部尚书说,在皇帝坠马昏迷之前,曾与他密谈,有意借左相李茂曾与二皇子谋逆之事,废除左右丞相之位,将吕相晋升为太子太傅,效仿魏国,设立内阁,加强集权、皇权,后来李茂那封信被证实是伪造的,但皇帝迟迟没有让李茂回朝,再后来便发生了皇帝坠马之事。”

冯亦程眉头一挑,倒是没有想到沉迷丹药和女色的皇帝,竟然还有心思办正事。

皇帝有意效仿魏国,废丞相位,而设立内阁,这于晋廷上下可是一个不小的变动。

从古至今,皇帝一旦欲加强集权、皇权,就是要变法变革,即便不是变法变革……也定是要做大事。

可这位皇帝如今年迈昏聩,沉迷追求长生不老……

难不成是想要为后来者铺路?

至于舅舅所说皇帝坠马之事,他一直对这件事心存疑惑,但因为宫内无人,并不知晓皇帝坠马的详情。

“在左相与二皇子亲笔书信被御史呈上去之前,朝中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才让皇帝意图废除丞相之位?”冯亦程又问。

冯锦绣毕竟不在朝中,知道的事情相当有限,但董清平不同……董清平是朝臣,自然清楚一些。

董清平对冯亦程政事的敏锐度极为赞赏,他点了点头道:“皇帝要为那位国师……建九重台,祈求国运昌隆,朝中众臣皆附和,称皇帝英明,唯独吕相劝阻,且劝阻的十分委婉,言语上也未曾有过激或冒犯,只称如今晋国国库吃紧,当以百姓生计和边塞将士的粮草辎重为主,皇帝已经修葺行宫,耗资巨大,可以再缓几年修九重台,否则当下就动土……怕是要惹得民怨沸腾。后来太史丞观天象……请即刻建九重台,被吕相同御史台参了一本,指其收受贿赂。”

果然……

皇帝不会平白无故的要废丞相位,没有了祖父冯威霆,皇帝日渐本性显现,愈发不耐烦有人劝阻妨碍他的事,撤丞相位设内阁,加强集权,进一步而加强皇权,并非为了变法变革,更不是为他日登位之新君铺路,皇帝这是要晋国天下万事……他一人说了算,不再被人掣肘。

他要晋国上下不敢有人再忤逆他,凡他所命……无人敢不从。

吕相此人十分圆滑,最擅长便是明哲保身,可吕相心中仍有底线,并非不管不顾……只一味顾逢迎皇帝,讨皇帝开心为先,所以劝阻之言定然是将皇帝放在了第一位,可即便如此皇帝还是容不下了。

如今的皇帝,愈发的不知收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