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亦程心怀大志,襟怀洒落,格局智谋无双又有用兵谋国之能。
董卿元随父亲前来宴请萧容衍,虽说瞧不上萧容衍商贾的身份,但到底有恩于冯家,他便来了。
谁料,几番交谈下俩,董卿元竟被萧容衍的胸怀与见识谈吐与气度折服,只觉此人实乃温润君子。
董清岳举杯替董氏敬酒:“今日举杯,四谢先生!一谢先生城南出手阻信王去路!二谢先生救冯家四夫人!三谢先生于冯家遗孤被逼之际出手相助!四谢先生指点洪大夫行针,卿言才得以苏醒!我替家姐敬萧先生一杯。”
“董大人折煞晚辈,晚辈怎敢当这一声谢,碰巧而已!”萧容衍举杯略低于董清岳,姿态恭敬,“冯家于衍之恩德深重,盼有来日能报偿一二,若有所求……衍必倾尽全力。”
董清岳眸中含笑将杯中酒饮尽:“今日能得萧先生一诺,甚幸。”
董清岳望着眼前举手投足尽是矜贵雍容之气的年轻人,只觉后生可畏。
他多年观人,知此人非池中物,能得此一诺对冯家来说总归是有益无害。
“听说,先生不日便要离开大都了?”董卿元问。
“陛下下旨,今年十五不办灯会,举国为镇国王哀,我便不留于大都了。”萧容衍道。
如白玉温润的董卿元也含笑举杯:“那便祝先生一路顺风。”
正月十五,天还未亮。
冯家诸人送大长公主去皇家清庵清修,车马队伍从冯家正门出发,浩浩****上山,于晨光初现时,停于气势宏的高阶之下。
董氏亲自扶着大长公主沿高阶而上,三夫人李氏还不知冯锦桐将要离开大都,殷殷嘱托他好生照料大长公主,晨昏定省关切祖母身体不能懈怠。
冯锦桐一一应下。
“你等回去吧!不必再送了!让阿宝送我进去便好。”大长公主轻轻握了握董氏的手,“以后无事也不必来探望我,好好过好自己的日子!”
几个儿媳妇儿立在清庵门口,恭敬行礼,目送大长公主进去,折返前殿进香叩拜。
冯亦程同冯锦桐一左一右跟在大长公主身侧,只听大长公主克制着情绪低声叮咛:“今日,你二人皆要离家,切记万世小心!尤其是阿宝……你要去南疆,那里刀剑无眼,千万记住紧跟太子殿下方可保你平安。”
“是。”他低低应声。
将大长公主送入院子,冯锦桐叩拜后红着眼出门,去更衣准备出发。
皇家清庵的小院厢房,虽然称不上富丽堂皇,但也是什么都不缺的。
厢房内地龙已经烧了起来,挑开厚毡帘子,如春的暖气迎面扑来。
他送大长公主入内,看婢女上了热茶后,福身道:“祖母既然安顿好,孙儿就告退了。”
“阿宝!”大长公主见冯亦程要走着急起身。
他沟壑纵横的枯槁大手攥住冯亦程的手,将他腕间佛珠挂在冯亦程的细腕之上:“这是光合大师开过光的,定能佑你平安归来!”
冯亦程看着这串祖母常年佩戴的佛珠,没有推辞,福身行礼后道:“多谢祖母。”
“阿宝,你可一定要……平安回来啊!”大长公主眸子红了一塌糊涂,克制着不让自己眼泪掉下来。
他浅浅颔首退出厢房,退出小院,听到院内挑帘的声响他回头看了眼……见大长公主在蒋嬷嬷搀扶下挑起毛毡帘出来,正泪流望着他。
他终是不忍,浅浅对大长公主福身后离开。
冯亦程到冯锦桐那里时,冯锦桐换好了男装,他带着冯锦桐从清庵偏门出,让他从山北面离开。
两人刚走至北山竹林,便见到翠绿竹叶翻飞之下立着一队训练有素的护卫。
魏忠匆匆上前行礼:“主子,卫队半数十人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