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84章 军功(1 / 2)

良久,他吞下泪水,转过身对皇帝郑重跪拜:“已至年关,臣一家还未收到南疆消息,过分担忧,殿前失仪,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眯眼手指摩梭着酒杯,半晌才不急不缓笑道:“冯家果然是满门忠骨啊!可冯小子话里话外……你冯家忠的都是大晋子民,冯家心里可有朕这个皇帝?!”

殿内针落可闻。

坐在高阶之下的冯锦桐猛然攥紧了自己的衣摆,他想起那日在清辉院冯亦程告诉他……今上已视冯家为卧侧猛虎欲除之而后快的事,再听到皇帝今日这番话,顿时通体生寒。

冯亦程闭了闭眼只觉心寒无比,这就是他祖父、父亲誓死效忠矢忠不二的皇帝!

眼见西凉、南疆虎视眈眈,大梁、戎狄心怀叵测,大晋能拿得出手的武将寥寥可数。大晋但凡武将封侯得爵后,皆不愿子孙去边疆吃苦,让子孙弃武从文。

他的祖父、父亲为替大晋培养后继足以震慑列国之将才,不留余地不留后路,将冯家满门男儿尽数带去前线,这样的赤胆忠心大晋皇帝视而不见!反暗室欺心,疑心臣子,算计猜疑、蝇营狗苟……

他再拜:“陛下的皇权是大晋子民给的!若无百姓万民何来天子?我冯家守卫边疆,保大晋百姓,从无僭越行事,如此还不算是忠于陛下,敢问陛下……何所为忠?”

为君王者,登至高之位心无社稷万民,没有揽天下入怀的气魄也就罢了,国之锐士战场上拼死与觊觎大晋的敌军浴血厮杀,他们的君王却在这繁花锦簇的大都城内,算计着同室操戈,顾忌臣子功高盖主,做尽奸同鬼蜮的勾当,还配为人君吗?!

这朝堂,再已不是祖父曾对他描述的那个……正义昭昭,乾坤清明的朝堂了。武将在外死战,朝内却再不见文臣死鉴的正气峥嵘景象。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看这满朝的谄佞奸徒,看这满座的趋炎附势,阿世盗名之辈,封侯拜相极尽荣华!他冯家忠烈、磊落,满门顶天立地与浩然正气,却落得满门皆诛的下场!何其讽刺?

前生,大晋被他们一向蔑视的大燕灭国,当真一点都不冤枉。

“陛下……”大长公主怕皇帝迁怒冯亦程,忙跪了下来,“这孩子被我宠坏了,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被冯亦程问住,亦是因冯亦程身上好不掩饰的怒意意外,片刻才低笑一声抖了抖衣摆上并无的灰尘,陡然转了话题,散漫道:“昨日有御史参奏忠勇侯的夫人打死了冯家二姑娘的陪嫁,这几个陪嫁却是良民之身。秦德昭……这件事你知道多少,细细说来。”

忠勇侯连忙上前跪下,满头大汗,猜测不出皇帝突然让他说这件事的用意,便道:“回陛下,微臣已经去细细问过贱内,贱内说因为儿媳冯锦绣陪嫁丫头的身契在国公府,他一介内宅女流,不知这是要往候府送陪嫁丫头还是送别的什么,不料理了他身为候府主母不能安心。”

冯亦程冷笑,忠勇侯真是颠倒的一手好黑白。

“陛下,臣有一言问忠勇侯,可否?”他恭恭敬敬询问皇帝。

见皇帝颔首,他转过身笔挺如松,如炬目光将朝臣或酣醉,或戏虐,或轻蔑的神情尽收眼底。

在座的,多少人怕都在等着想看冯家的笑话,想看这百年将门钟鸣鼎食的镇国公府倾塌。

他面色冰凉望向忠勇侯,冷声问道:“敢问侯爷,侯夫人是抄捡了我二妹妹的嫁妆后,知道了几个陪嫁丫头的身契还在我们候府,还是侯夫人为女中诸葛能掐会算?”

早就领教过冯家大哥的厉害,忠勇侯秦德昭已经和夫人蒋氏套好了词,心里有准备:“陛下,身契之事,是儿媳冯锦绣的陪嫁丫头明玉告诉贱内的,也是因此贱内才饶了那个丫头一命!”

秦德昭想过,明玉的事情闹得那么大,也只有这个说法才能解释为什么冯锦绣的陪嫁丫头会在蒋氏的陪嫁庄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