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从不在乎人界的存亡,他只想要将人族这个种族彻底抹去。
所以此刻出手,他也丝毫没有顾忌,九尊化身各自执掌一道禁忌神纹,引动天罚之雷横扫八荒。
大地如琉璃般碎裂,江河倒灌,山岳崩摧,无数生灵在瞬息间化为飞灰。
然而,每一道灰飞烟灭的生命,并未让伏羲之力更盛,反令那薪火愈发炽烈。人间悲愿如潮,汇作无形洪流,逆冲九天。常胤立于火海中央,剑身映照万民不屈之影,鸿蒙符文逐一点亮,竟与星辰共鸣。
九尊化身齐斩而至,天地将倾,他却冷笑:“你杀不尽人族的。”
剑光炸裂,化作九道逆流之河,与伏羲化身对撞于虚空。
而在各种璀璨的,震撼人心的碰撞之中,伏羲亦冷笑开口:“杀不尽人族?当年若不是女娲出手,朕都无需出手,光是五大魔兽,便已足以使得人族覆灭,你又哪来的勇气说出这番话?”
常胤不语,仅是矗立在风暴中心,剑尖垂落,却有万千光流自人间汇聚而来,汇于剑身,凝成一道贯通天地的光柱。
他从未告诉过任何人,此刻正在这里与伏羲化身鏖战,但那些因伏羲化身暴行而愤怒的凡人,却以心头血燃起信念之火,将希望寄托于那一道斩向苍穹的剑光。
人族的诞生,是一场偶然,源于三皇创造六界之时的缝隙中逸散的一缕造化之气,落地成形,聚魂为人。
彼时天地未定,神祇高居九重,视万物如刍狗,唯女娲独见此族坚韧,以五彩石补天裂,赐其灵智。
人族无神躯,无羽翼,无鳞爪,却凭双手开山辟石,以信念传续火种。
伏羲虽掌天道权柄,却从未明白,正因人族生于微末,故不惧毁灭,每一次绝境皆是新生的开始。
他们的血肉可焚,但意志不灭;他们的城邦可毁,但薪火不熄。
伏羲的雷罚越是暴烈,那自人间升腾的信念之光便越是炽盛,如星火燎原,烧穿永夜。
先前的伏羲,因为有女娲的存在,还从未将人族逼到如此境地。
此刻,伏羲不留余地的出手,也是让这些人族彻底觉醒了不屈的意志。
于是,常胤剑心与亿万凡心共振,那一道光柱竟在九尊化身的围杀下节节攀升,撕裂雷云。
见此,伏羲终于动容,他看见那光中浮现出无数凡人面容——有老者闭目引火自焚,以骨为烛;有孩童紧握石斧,至死不松手;有将士断臂仍怒吼冲锋……他们的愿力化作符文,烙入剑脊。
天穹裂痕深处,隐约响起远古的低语:“人火不灭,薪传万世。”
伏羲的第九道神纹,在这浩荡信念前,第一次震颤。
而紧随而来的,便是属于常胤的一道无上剑意。
其中不仅包含了常胤无数年以来的修行感悟,亦包含了亿万黎民不屈的执念与血性。
这一剑,不为其他,只为人族。
剑出无声,却撕裂了天道的桎梏。
光刃所至,九尊化身如冰消融,伏羲的神纹寸寸崩解,天穹轰然洞开。
那剑意贯穿寰宇,携万民之志,直指本源深处——不是弑神,而是立誓:人族那怕不跪天地,不仰神明,亦自有火种照亮前路。
轰的一声,天地震颤,那刚刚才被伏羲所唤醒的九尊化身残存的神力在虚空震荡,裂解为漫天星火,如雨般坠落人间。
每一粒光点落地,便生出一株青莲,开遍焦土,根系深扎于死寂之地,绽放出不灭生机。
他们本是毁灭的来源,但在人族的努力下,亦重新化作了新生的养分。
此刻,人界仅存的最后一道伏羲化身已然凝滞于虚空,双眸愣怔的看着这一切。
它看见荒原上孩童拾起一枚星火,种入干涸的土中,那土中竟立刻萌发一茎绿芽,转瞬抽枝散叶,绽出一朵莹白莲华。
孩童仰头望天,眸中映着星火与莲光,忽然笑了。
刹那,万千青莲随风摇曳,莲心升起缕缕清气,汇成一道贯通天地的光柱,仿佛人族脊梁,直挺挺撑起苍穹。
这一切都映照了常胤所言,人族的不屈意志,远超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神族想象。
而随着常胤的再一剑落下,伏羲的最后一道化身终于涣散,神力如流萤般消逝于天际。
天地归寂,唯莲风轻拂,似在传唱——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俯首,而在挺身。
星火渐熄,莲影婆娑,大地脉动如初生呼吸。
虽然在伏羲的摧残之下,大地千疮百孔,山河破碎,但那缕从焦土中升起的生机却未曾断绝。
仅存的人族亦在废墟中彼此搀扶而起,眼中不再有恐惧,唯有坚毅与清明。
他们以断垣为基,拾残瓦筑屋,取星火煮汤,于灰烬中开垦新田。
一位老者将莲心含入怀中,用体温催发嫩芽,种下第一片青稻;少年以骨为犁,划开硬土,血滴处,竟生出荧荧花苞。
常胤立于苍茫之上,剑已归鞘,唯衣袂翻涌如潮。
他望向远方地平线,一缕晨光刺破云层,落在孩童手中的莲瓣上,晶莹露珠折射出万般色彩。
那光,不再是神赐的余晖,而是人族自己点燃的黎明。
于是天地无言,唯有风过莲海,卷起层层不灭的希望。
常胤看着这一幕,良久没有说话。
百年前,他加入蜀山,曾说过要为天下苍生持剑而行。
而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他曾四处斩妖除魔,又曾经带着景天收集五灵珠,而后又深入魔界,冒着极大的威胁只为通过神魔之井,将邪剑仙彻底消灭。
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体现他对苍生的赤诚与担当。
但唯有如今,他拼尽全力面对上伏羲这么一位几乎不可能战胜的对手,他才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人族是一个多么值得守护的族群。
他们不靠神迹存活,而以血肉之躯在绝境中开出生路;他们不仰神明垂怜,而用双手一砖一瓦重建人间。
于是在感悟中,常胤心中的道韵于无声处悄然流转,那入道之法正在朝着更高的境界跃迁。
神界。
伏羲立于天门之前,神袍猎猎,目光复杂。
感受着几尊化身传递回来的消散之意,他指尖微颤,神魂如坠寒渊。
昔日女娲曾言:“人若无惧,神将何存?”
彼时他嗤之以鼻,今方悟其深意。
青莲燃尽之处,天门轰然闭合,断绝神凡往来之路。
一道来自于天帝的口谕,也在天界当中传下:“自今日起,神凡断绝,万灵自悟。”
口谕落处,诸神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