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到了除夕。
“今日也叫闹春,总是这一年来最热闹的一日,咱们出府看看。”秦雪柔带着枫红与茜红上街。
出了门,便看到自己府石狮子一旁,坐着几个仆人,各穿红色衣衫,过年时穿着喜庆,大家闹上一闹。
“七小姐,您要出门啊,我们陪您一起吧。”
几个仆人道。
“不必了。”秦雪柔笑道。
到了清水坊,这一片过年时最热闹,秦雪柔看卖各色鲜花较多,还有商户雇佣吹乐打鼓的,披红挂彩,甚至有人用红绸子从屋顶直接拉到门边,远远一见,红霞一般,秦雪柔与枫红和茜红一起去瞧热闹。
清水坊人特别多,挤得像一堵墙。又瞧见前头有人唱堂会,坐着四个穿红衣的官儿,一旁吹拉弹唱,自然是卖艺人表演的,这叫天官赐福。
有个卖艺人,领一个穿着干净的小孩,挑着担儿到大堂前,他好像说了句什么,逗得堂上的人大笑。小孩子顽皮可爱,大家慈爱的摸摸他的长发,捏捏他瓷白的小脸。
人群中有人大声嚷着要艺人献艺。
一个艺人表演一段抖空竹。
抖空竹,是将那空竹抖得三丈高,稳稳接住。
除了抖得高,还要看耍的花样,比如是否反手抖空竹,是否将空竹抖了三斗,越是让人眼花缭乱的,越让人看着开心。
“欧呦,你们看这个空竹,抖得实在是好,厉害厉害。”
一个老婆婆夸道,引来大家对空竹的一片叫好。可谓是,和风开淑气,细雨润香尘。
清水坊搭了三个除夕杂耍台子,一般是唱戏和表演,莲台高耸,参参童子拜观音;鹤双联翩,济济八仙拱老寿。
女儿们打扮的美丽至极,小毛孩打扮的俏皮可爱。更有贵公子出门,结伴而行,一个个貌比潘安,面如冠玉,春花插鬓映乌钞,春柳侵袍迎绿绶。牡丹亭唐王醉杨妃。还有那武将出行,吕纯阳飞剑斩黄龙,赵玄坛单鞭降黑虎。
大家正在赶着热闹,又见一个戏台子上,新一出的戏,数声锣响,纷纷小鬼闹钟馗;七阵旗开,队队武侯擒孟获。
整个清水坊旗幡乱舞,满街头童叟齐喧。
似乎应着这戏台子一般,京城各地奏乐起,万户笙歌行乐事;满墀桃李属春官。
“好好看呀,你们看这个唱旦儿角儿的,好生漂亮。”枫红说。
“是呀,枫红姐姐,还有这个唱武生的。”茜红不常听戏。
大多王府,皇宫请戏班子,李氏不喜戏曲,从未请过,秦雪柔想着,可以请戏班子到丞相府唱戏。
京城的戏班子约有四十余座,戏子有五十余班,连诸般杂戏。
正想着,来了几个真正的官员,还有捕头,巡捕官逐名点进,唱的唱,吹的吹。······
官员今日好好享受一番,方呈单点戏,有人点了本《浣纱》。
戏台子上咿咿呀呀唱起来。
再看京城之中,普通民众间,门悬柏叶,户换桃符。家家岁火照田蚕,处处春盘堆细果。
儿童结伴一起点爆竹,大街小巷充满爆竹声,爆竹声有大有小,有的窜天猴飞得老远,有的是大地红,一下震的老远。
弹弦奏节入梅风,对局探钩传柏酒。气色空中渐改,容颜暗里相催。秦雪柔约了一个下晌有时辰的戏班子,到丞相府唱戏。
李氏知道这个消息,第一个不高兴。
她最烦唱戏,咿咿呀呀,男不男女不女,脏了她作为夫人的眼,可是这个下贱庶女,竟然让自己听戏,这大过年的,处处恶心自己。
没法子,戏班子到了时,李氏与秦雪妍还有李超然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