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1章 0181.(2 / 2)

放松就是懈怠的开始。

这个道理格林上将太知道了。

如果被太多的人知道这个消息,那么格林上将敢打赌,绝对有不少的蠢货会开始怯战,心思已经不再像之前死战不退的想法了那样了。

甚至不少的家伙会开始想着逃跑。

能不想着跑吗?

之前之所以想着死战,那是因为根本没办法,一点逃跑的办法都没有,毕竟尼塞城的四面都被封住了,出都出不去,但是此时此刻可就不同了。

如果被这些家伙知道,敌军居然有好几路走了,集合到正门了,那么这些家伙的心思就活了。

各种的想法都会冒出来的。

别觉得敌军在后路可能埋伏的三万军队对于这些家伙会有多么大的威慑力,比起战争而言,这些家伙宁可能冒着更大的风险逃跑。

毕竟逃跑失败的后果是不可预计的,但是战争的残酷是只要动动脑子就可以想的出来的。

尤其是城内的达官显贵,这些家伙的德行格林上将太清楚不过了,关键时刻,这些家伙绝对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情,甚至为了活命,他们搞不好会铤而走险的侧翻一部分的军队逃跑。

在一些蠢货看来,战争就是一个数据对比的游戏,对方有三万人,那么我策反五万军队,那岂不是稳赢的事情?

格林上将对于这样的蠢货见识了不少,太清楚这些家伙都是一些什么脑子了,什么蠢事做出来他都不会感到惊讶的。

而且军队中有不少的军官都受过这些人的拉拢,拿过他们的钱,最重要的是,军队中的军官很多就是出身贵族,而其中一部分的贵族军官甚至就是本地人。

所以格林上将自然要对这样的消息保密的。

不然这些家伙绝对会卖掉自己。

甚至带着军队最后也逃不了。

战争一旦上升到几万之间的对决,那就不是一场对决可以解决的事情,没错,你兵力雄厚,你有数量优势,你不怕战争,你想要主动和敌军来一场正面的对决。

但是敌军的指挥官又不是傻子。

人家为什么要主动出来和你打呢?

那岂不是傻子?

明知道自己一方弱势,出来会如你的心意,那么敌军怎么可能出战呢?

历史上那些数量众多,十几万军队的对决,那都是双方都想要来一场大决战,或者是因为各种的机缘巧合所导致的遭遇战,不得不打的战争,否则谁会和你硬碰硬?

一般情况,都是一方挑衅,急于求战,而另一方不慌不忙,躲在一边,不主动出击,双方开始坚持,或者玩起来小规模的战斗。

不会爆发全军之间的正面对决的。

三万军队只要在后路建造好防御设施,然后坚守不出,咬牙防守,那么足够拖很多的时间了。

几万军队根本就跑不了。

格林上将太清楚了,霍尔这样的做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集中力量攻下尼塞城,其中。

的算计也是有不少的。

未尝没有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让己方失去战意,让很多的人无敢战之心,引诱他们逃跑。

但是说白了,这一切都是套路。

为的就是尽可能的降低多兰军队的战意,分散力量。

甚至格林上将知道,此时此刻,任何率军逃跑的计划都是白痴才能想出来的,为今之计只有打,只有抵抗,否则只要有逃跑的心思那就是全军覆没,其结果甚至可能比全军投降还要差,至少那样的话还会有不少人活下来,而主动逃跑,那绝对活不下来几个。

动脑子想想就应该知道,逃兵能有什么士气,逃兵就是败军之将,丧家之犬,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士气?

而没有士气的军队又可以发挥多少的战斗力呢?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到时候再遇到三万根本不想和自己的正面决战的敌军,在惶恐不安的情况下,军队内部真的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可以说是必败无疑的。

格林上将知道霍尔肯定考虑过这些。

只要后路的大军可以坚持一两天,那么就算着三万大军直接报废,那么一切也是值得的,因为到时候他的主力部队已经抄到了逃兵的后路,直接包饺子,到时候真的就可以说的上是全军覆没了。

因此,此时此刻的格林上将一点别样的心思都没有,即使知道了霍尔让开了围堵的水泄不通的尼塞城,但是格林上将一点都没有心动。

尼塞城只要被敌军占领,那么他身上的过失就逃不掉,并且格林上将此时此刻也没有信心带着军队从后路从容撤退。

如果贪生怕死,领着军队逃跑,那么如果掉进了霍尔的算计当中,多兰帝国可就真的是元气大伤了。

损伤的元气绝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十几万军队,还要军心,民心,以及大陆上各国的反应,在外交上的影响,说白了,就是自己的国际地位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才是真正的大事情。

甚至,如果奥德帝国是以这样的方式击败多兰帝国的,那么对于奥得帝国的民心,军心,以及国际地位带来的好处是相当的巨大的,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话,奥德帝国就相当于用了几万军队,换来了多兰帝国十几万军队的灭亡,这样的严重的换算比,会导致双方的国力形成巨大的变化的。

那对于多兰帝国而言,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一场灾难了。

那意味着多兰帝国需要耗费巨大的物资以及金钱弥补这十几万人带来的影响,而奥德帝国本来就是战胜国,夺去了尼塞城,或许金钱上或出现亏空,但是在政治地位即使是这样,奥德帝国的国内也不出现巨大的动**。

这十几万的人,每个人可都是有家庭的,随便乘一个四或五的数字,然后在四舍五入一下,那就是百万的人受到了影响,而这一百万的人周围就没有亲人吗?

这一百万直接受到伤害的人还会影响到周围数百万的人,这对于多兰帝国已经算得上是动**了。

所以格林上将必须要慎重,就算是输掉战争,就算最后军队必然全军覆没,那么格林上将也要做到即使的止损。

国与国之间的止损,有时候不一定要让自己即使的停止损失,有时候有些损失不是想要停下来,就可以停下来的。

有些损失更是必要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所以国与国之间的损失有时候可以换一种方式。

那就是当自己必然要损失惨重的时候,并且可以算是无力回天的时候,那么自己可以拉着自己身边的敌人一起损失,就算敌人损失的或许没有自己多,但是只要损失的程度达到自己全部损失的七成,那么就是自己的胜利了。

这样的行为可以让自己的敌人也损失不少,虽然可能比自己要少一些,但是也足够算得上元气大伤了。

这样一换算,自己只是损失了三成罢了,就不再是没有止损前的十成了。

毕竟国与国之间可不存在朋友这么一说,有的只是利益而已。

利益的深厚决定着两国关系的长久,而利益这东西本身是永恒的,但是利益对于各国而言是随时变化的,各国的利益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甚至利益的获得,改变对于利益的需求。

这可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而格林上将作为多兰帝国的高层,他对此非常的有觉悟,在他看来就算最后全军覆没,甚至尼塞城还是被敌国夺走,那么自己也必须要尽可能的带给奥德帝国重创,让奥德帝国不能因为这一场战役变得损失不大,甚至借此崛起,那对于整个多兰帝国而言都可以说得上是一场灾难了。

所以格林上将必须要即使的止损,用这些即将给多兰帝国带来损失的人发挥他们最后的价值,给奥德帝国带来尽可能多的损失,让奥德帝国遭遇重创,让奥德帝国就算是赢了,那么也是一个惨胜的结果,让奥德帝国在几年内恢复不过来。

要知道,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可是全方位的,战争胜利固然很重要,但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很重要的。

大国之所有可以压着小国打,那不是因为大国的军队更多,人口更多,更有钱,虽然这些原因也很重要,但是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即使大国的损失比小国多,最后停战,两国开始恢复国力,但是大国和小国的恢复速度那也绝对不是一回事。

越是强大的国家越是恢复快,小国恢复国力那就是一个需要时间的事情了。

但是等到大国恢复好,小国也就完蛋了。

有时候一个国家国力恢复的速度是相当的重要的。

因为战争有时候打得就是消耗战。

每一分每一秒,消耗的都是真金白银。

格林上将知道,自己就算是输,被俘虏,那么自己也要让奥得帝国蹦几颗牙,不然回国后,皇帝也不会放过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