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崔中凯一样,杨一斌把中的力量对比计算的清清楚楚。他本来和崔中凯势均力敌,但是有了赵长风的加入,就稍微落在下风。这次又是公开表决,那些骑墙派心中小算盘打得再清楚,也不敢在常委会上公开反对崔中凯的提议,那样就不成骑墙了,而是彻底投向他杨一斌了对那些还打算看风头的骑墙派来说,这种行为无是一种巨大的政治冒险。所以如果不出意外,这些骑墙派还是会统一行动,举手支持崔中凯。这种局面,想来崔中凯也计算的清清楚楚,要不然崔中凯也不会提议进行举手表决。在这种情况下,杨一斌面临的是有败无胜的局面。与其这样如光棍一些,举手支持崔中凯的提议。即使是纪委立案调查,杨一斌就不信贡平真的敢往深处调查开来,最后还不是和上次的结果一样,纪委找个借口草草收兵了事
心中盘算清一斌第一个举手说道:“崔书记说的对,立案调查也是对下面同志积极性的最好保护。”
杨一斌既然举手了,其他人更无议。市委常委会一致同意,由纪委书记章贡平牵头调纪检机关和政法机关的精兵强将组成调查组,对教育局和房管局同时展开调查。
会议结束后,崔中凯先起身离开会议室。在起身的一刹那,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掠过赵长风的脸,里面包含的意思意味伸长。
杨一斌是第二个走出会议室地。他会议室内还是满面笑容。可是一走出会议室立刻沉了下来。这个赵长风真地是不识抬举。来到南江就想折腾以为还有老杜给你撑腰啊好吧。你就折腾吧看你最后能落个什么下场。
赵长风等其他副书记都身了。这才起身跟在后面。一般来说。在几位副书记中。市长排在第一。分管组织工作地副书记排在第二。至于其他副书记。除非是上级下文地时候有明确排序。否则就是按照资历顺序往下排。因此。在南江市委几位副书记中。赵长风这个新来地副书记就排名最末。当然。这个排名并不和实际权力挂钩。
对于这次会议地结果。赵长风谈不上满意。也谈不上不满意。他拿出这封举报信。只是对死去地王天坤聊尽人事而已。至于纪委书记章贡平能够调查出什么样地结果了。赵长风并不乐观。从刚才地发言就可以看出。纪委书记章贡平是个典型地骑墙派。以杨一斌势力地强大。赵长风并不相信章贡平敢真地得罪杨一斌。所以这件事情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不了了之。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果然如赵长风所想。纪委调查组大张旗鼓地下去。调查了一个多月。却没有查出什么实质性地东西。教育局局长李飞泉和房管局局长舒红旗安然无恙。
不过这个时候。赵长风已经没有心思再去关心李飞泉和舒红旗地问题了。他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关于城中村改造地问题当中去了。而他地那份关于城中村改造是突破南江市城市建设困局地最有效途径地材料。也早已经送到市委书记崔中凯地案头。
这天上班不久,赵长风就接到崔中凯的电话,让他到书记办公室去一下。赵长风就连忙方向手中的事情,带上房门,往书记办公室走去。
以前崔中凯有事找赵长风,都是让市委秘书长罗达功过来通知,很少会亲自打电话过来。但是自从上次常委会中赵长风拿出王天坤的举报信之后,崔中凯对赵长风的态度就有了很大改变,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亲自打电话过来,很少会出现让罗达功过来通知的现象。
几分钟后,赵长风来到崔中凯办公室,崔中凯的秘书高相成看到赵长风到了,连忙从办公桌后笑着迎了出来,嘴里热情地招呼着,用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把赵长风引进里间崔中凯的办公室,泡了一杯茶,这才悄悄地退了出来。
崔中凯手里拿着红色的电话机正在讲电话,见赵长风进来,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做了个请坐的手势,让赵长风坐下,嘴里继续说道:“是,我明白。老领导请放心,我一定抓紧时间办。”
放下电话,崔中凯把目光投向赵长风,笑着说道:“长风同志,最近挺忙吧”
---
第一更送到。老夏最近面临比较大的精神压力,失眠一直无法改善,耽误了更新,对不起大家。今天三更,第一更送到。
第104章两个试点
第104章两个试点
长风笑着说道:“还行,都是在忙城中村的那点事情起忙来,班长,我们这些做副职的怎么也比补上您啊。下面千条线,上面一根针。我们手里的工作最后还不是要归拢到您这里您比我们更忙啊”
“大家都忙,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啊。”崔中凯笑了笑,递给赵长风一根烟,说道:“什么时候我们这些当领导的不用忙来忙去了,才说明下面的工作真的做好了,理顺了,不用我们操心了。”
“恐怕很难啊。”赵长风接过香烟,说道:“您是班长,下面的事情还要靠您来把关。您如果要清闲了,别说下面,就是我们这些副职做起工作来也找不准方向。”
“长风,你呀”崔中凯摇了摇头,伸手虚点了一下赵长风,然后伸手拿起桌面上的材料看了看,说道:“你的那份关于城中村改造设想的材料我看了,不错,想法很新颖,很大胆。”
一边说着,崔中凯一边看了一眼赵长风:“不过呢,关于城中村改造的问题,韩国新同志也弄了一份材料,你看看。”说着伸手把手中的材料递给了赵长风。
赵长风接过来看,材料的题目叫做南江市城中村改造规划研究,正是分管城建规划住房的副市长韩国新弄出来的。
赵长风是分管城建规划副书记,韩国新是分管城建规划的副市长,但是两个人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思路完全大相径庭,尤其是在城中村改造方面,两个人的意见几乎是针锋相对。当初赵长风在调研时,提出的城中村改造不要引进房地产开发商的观点,就遭到韩国新的抵制,弄得赵长风不得不抛开韩国新,单独弄了一份材料出来,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