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56(2 / 2)

服务员在一旁听着“老班长、老班长”的心中就有些稀罕,心说这两个人看着年龄相差十几岁,怎么还会是同学个年龄大的肯定学习不好,一直留级,所以两个人是同学了对啊,如果学习不好,怎么又能当班长呢

赵长风落座之后,卫建国提起茶壶,抢着给赵长风倒了一杯茶,把颠倒的位置关系稍微纠正一下。

赵长风微笑了一下,也没有阻拦,要不就显得太过刻意,岂非不美

小服务员听见倒水声,这才醒悟过来,脸上飞起一片红云,连声说道对不起。卫建国摆了摆手,把茶壶放下,说道:“上菜吧。”

服务员很快就把菜送上来,菜品不多,但是都很别致可口,让人看了就是精神一振。开了一瓶十年的五粮液,赵长风就挥手就把服务员支了出去,小包厢里就剩下他和卫建国十足的好友私人间聚会的气氛。

喝了两杯酒,赵长风见卫建国始终拘谨着放不开,就有意淡化这种气氛,笑着举起一杯酒说道:“老班长,我今天可是真心实意向您请教来了,您可不能藏私啊。”

卫建国连忙举起酒杯低低地和赵长风一碰,说道:“长风老弟,你这样说我可真承受不起。有什么事情需要我效劳的尽管说。”

赵长风沉吟了一下,说道:“我上午去东江县看了一下。”

“长风老弟,你是为了海东新线”卫建国是官场资深官员,这点敏感度还没有赵长风是分管交通的副市长,海东新线久拖不决,尤其是东江段,已经成了海州市交通建设上的一段盲肠,赵长风到东江去,多半是为了海东新线。

“还是老班长了解我啊”赵长风笑了起来,把酒盅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拿着酒瓶,一边倒酒一边说道:“老班长,您来海州也一年多了,对这海东新线的情况多多少少也要了解一些吧”

“确实是听说过一些传闻,但是真是假就不是我这个级别的官员所能知道的了。”卫建国把身子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对赵长风说道:“听说这里面牵扯到一位老省长”

今天老夏状态不佳,只有一更。明天老夏更新三章。

第13章重要客人

于海东新线,卫建国所说的情况和松岗村村民山子掌t致相似,只是比起山子来,卫建国对其中的内幕了解的更深入一点。

当初海东新线设计初稿确实在东江段确实是经过松岗村南边,走横塘、麻涌过去,到东江县城。但是当时分管交通的副省长孙金平是东乡县大溪镇人,他想在退休前为家乡做一点事情,于是在他的干预下,最后海东新线东江段的设计方案就变成穿过松岗村,向北绕道洪梅、石塘、经过大溪,最后到达东江段。

“我也是听这么一说,是真是假也弄不清楚。设计这条海东新线的时候,我还在粤北工作。”卫建国一边为赵长风倒酒,一边说道:“听肯定清楚。”

到这里,卫建国忽然间停了下来,望了赵长风一眼,说道:“长风,你不会是想在海东新线上这里水可深着呢”

赵长风笑了笑,含混地说道:“我初来乍到,也就是了解一下情况们喝酒。”

如果是以前赵长风在粤海县和卫建国当搭档的时候,有什么话肯定会跟卫建国交个实底。但是现在不行了,两个人地位不同了,身份的差距大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就不能还像以前那样,有些话就不适宜说出来。

有些人常常感叹,自己的朋友属狗脸的,一阔就变脸,其实也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只是一个人到了一定的身份地位,有些话就不能够随便说了,那种上下级之间交往没有禁忌没有等级说起话来没遮没拦的情况是不符合官场规则的。只要你处在一定的位置上,你就不由自主地会进入一幢等级状态,考虑到自己说话的效应和影响。

卫建国显然也是明白其中的规则的,所以并不认为赵长风的含混是对自己关心的敷衍,相反,赵长风既然肯在私下场合问他这个问题,说明赵长风还是把他当成朋友的。

了解过海东新线的情况,赵长风就打算进入今天的正题了,他拿起酒瓶为卫建国倒满酒,然后举起酒杯说道:“老班长,这杯酒我是向您赔罪的。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对老班长关心不够,让老班长受委屈了,今天特地向老班长赔个不是。”

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一股暖流从卫建国心头涌过,他愣在了那里,眼里泛着泪花,仿佛是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等赵长风把涓滴不剩的酒盅底亮给他的时候,他这才醒悟过来,连忙也端起酒杯猛地喝下,由于喝得太急,他剧烈地咳嗽起来,一边咳嗽还一边语无伦次地说道:“长风怎么让我怎么说”

“老班长。别急。慢慢说。慢慢说。咱们有地是时间。”赵长风探过身去。轻轻替卫建国拍了两下背。

卫建国激动地情绪这些平复下来。言语也逐渐流畅起来:“长风。这怎么能怪你呢你在粤海也一摊子公务。我和钱云枫、段志魁把一个烂摊子留给你。你要投入多少精力去收拾打理啊我在海州这边其实还不错。正处级待遇。工作又轻松”

听着卫建国地话。赵长风内心一阵酸楚。怎么说卫建国也是在下面当过县委书记地人。那可是一方诸侯。现在在海州市劳动局内被人排挤成这样。物质上地窘境先不说。这心理上地巨大落差又有多少人能承受住地但是卫建国到海州市之后。从来没有给他提过这方面地事情。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当初在粤海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