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筹备一家书肆,你帮我在禹州多走走,看能不能找到何时的店铺,租金不是问题,只要适合就好。”
春香连忙道:“好!”
“噗。”叶子锦笑出了声,“可别借着这个机会放风,之后应当不会再叫你学认药了,你去帮我搭理书肆的事。”
一眼看破了春香心里在想什么,她脸上略有囧色,朝着叶子锦嘻嘻笑说自己知道了。
春香之前在陈家,老夫人都是将春香作为接班人培养的,府里一些大事小事,几乎都是交给春香在操办。
因此做起叶子锦交代的事情来,也格外的熟稔,得心应手。
她为人大大咧咧,与黄岐等人也能聊到一块去。
“柜台应当放在右边好些。”
“不,就该放在左边才行!”
叶子锦还没进门,就听见春香和黄岐争吵起来的声音。
一进门,就瞧见二人站在尚未摆好位置的柜台前,两不相让,据理力争。
黄岐争不过春香的胡搅蛮缠,只得看向了叶子锦,“子锦,你来的正好,你且说说,这柜台放在门哪边好?”
叶子锦颇为好笑看着二人:“这点小事有什么好争的?放哪边不一样?”
她将里面看了一圈,店铺规模不小,面积也要较药铺大些。
但是位置比较偏,繁华的朱雀大街隔了一段路程,抄近道也得一刻钟。
里面的环境不错,院子很大,光照充足,还临近河流,用在造纸晒纸最好不过。
“等今日修葺完,约莫明日就可以动工了。”黄岐跃跃欲试。
突然想到什么,跑去找到了从柜台上取来一沓布满字的纸张。
“子锦,这是按照你说的写的这一周的刊物,你且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叶子锦接过纸张,她是按照以往老报纸的格式叫黄岐去排版的,将禹州一周内的新鲜事都写在了上头,刊物名字就叫‘禹州周报’。
第一页最亮眼的就是画的‘有家药铺’的门匾图,以及对其的介绍,物美价廉。
在夹带私货这方面,叶子锦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将其一张张看下来,大到凌苍梧升迁事迹,小道谁家闹出了怎样的丑闻趣事,应有尽有。
“写的挺好的,明日就能成量出册吗?”
黄岐很是满意:“是的,若是没有意外,明日开张就可以将其给卖出去,按照你说的,五文钱一份。”
叶子锦只是听春香说弄的差不多了,过来看了一眼,交代了一下之后的计划,便又匆匆回了药铺。
“卖报嘞!卖报嘞!最新的禹州周报!快来瞧瞧看看!”
叶子锦坐在店中,瞧见外面一路叫喊的卖报小童。
招招手,“小孩,过来。”
小童不过十岁模样,见她朝自己招手,忙不迭跑了过来。
“姐姐要买报吗?”
“要的。”
叶子锦掏了一下腰包,摸出七个铜板,一并给了他。
小童受宠若惊:“姐姐,这报只要五文钱。”
叶子锦笑道:“没事,多的给你买糖吃。”
小童连连道谢,将一份报纸小心放在桌上,离开。
今天是十一月开头,禹州迎来了第一场雪,并不大,稀稀落落的下,带着几分寒气。
报纸已经卖了两天了,第一天并没有叶子锦想象的顺利。
之前为了和戚大哥偶遇,去了那家荒废院子里给无家可归的乞丐送饭,为了不被识破养成了习惯。
昨日下午去的时候,瞧见十一月天里冷的瑟瑟发抖的小孩,叶子锦才想到叫他们去卖。
每卖出去一份,便给他们一文钱,不仅给了他们挣钱的法子,大多人也不能拒绝一个看着孤苦的小孩。
一举两得。
因而第二天的卖出去的周报,比第一日要多出一倍。
作为这周周报封面的‘有家药铺’,也跟着名声大噪。
看了眼一旁的香烛,差不多燃到底,叶子锦起身,转而去了药柜后方,将男人身上的银针尽数取下。
男人年入半百,站起来活动了一番手脚,顿感惊讶。
“今日针灸过后,确实觉得神清气爽了许多。”
叶子锦笑道:“您之前就是积劳成结,心中郁结许久,疏通了经络,自然觉得轻松了许多。”
男人很满意,点点头:“看你年纪小小,却妙手回春,之前怎未发现有这家药铺,之前的算是白去了。”
他摸向钱袋子:“这次针灸需多少钱?”
叶子锦笑道:“原是要收三十文的,想来您也是第一次来,便算你十五文吧。”
男人闻言笑个不停,满心欢喜的拿铜钱给她,一边笑道:“真是小瞧了你这丫头,颇有头脑,知道了,日后我会常推荐人来。”
叶子锦也高兴:“那就先谢过大伯了。”
收了钱回到柜台前,将其记录在账。
察觉有人进门,抬眸瞧了去,见来人是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