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苏颜卿潜进了他的梦中,看到了他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燕骁云的过去其实平凡而又不简单。
少时的燕骁云只是燕家中最为调皮捣蛋却又志向远大的孩子。
燕家在当地有些声望,据说燕骁云的曾曾曾祖父曾经为当时的皇帝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功成身退,到了禹城养老。
燕骁云也想要成为像是他曾曾曾祖父那样的人,金戈铁马,意气风发,为国效力。
他一开始想考武状元,但试了几年之后都无功而返。
一次、两次、三次......
接连的几次失败让燕骁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他真的不适合习武。
可是一直到最后一次,在茶楼的隔间,他听到几道声音在讨论今年的状元名额。
那些人一直在说着,
“今年状元的价格比去年还贵了一倍......”
“文状元的价格是武状元的三倍还多....”
“据说被替名额的倒霉蛋和前几年是一个.......”
“那个倒霉蛋是禹城来的...”
“好像是姓燕.....”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是那些京城中的‘勋贵子弟’顶替了原本属于他的名额,只为了寻一个无关紧要的职位混吃等死。
燕骁云想要为自己争一个公平,可是,他心里也清楚,那些人都敢青天白日讨论这些事情,证明这件事情已经不再是潜规则那么简单。
并且燕骁云也在想着,万一这些人说的是错的呢,万一只是道听途说怎么办。
于是乎,他将所有的筹码都放在了这一次的科举上。
他输了,
看着骑着大马,胸前带着红花游街的酒囊饭袋,
燕骁云直接甩了袖子,离开了京城,这样浑浊的地方,不待也罢。
回家之后的燕骁云并没有向家人诉说这些不公,反而是将这些藏在心里。
燕骁云在家颓丧了几天,而后就选择了去参军。
既然那条路走不通,那便再换一条试试。
正巧,为了北伐,全国上下都在征兵,
于是乎,燕骁云也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
他本以为这是自己通向理想未来的康庄大道,却没想到是摧毁他世界观的最后一棵稻草。
进入军营之后,那些‘老油条’告诉他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想要什么职位,就需要付出多少金银。”
小旗——三十两
总旗——五十两
镇抚——八十两
百户——一百三十两
千户——一百五十两
....等等等
一个个官职被明码标价,密密麻麻,数不胜数,甚至还有些像是总指挥这样的高位待价而沽。
只要你出得起银子,他们是真的可以替你买来这个官位。
当时的燕骁云想着“这个朝廷真的彻彻底底的烂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