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又吩咐了仆人送些酒菜过来。
两人移步到厅外,又是好一番畅聊痛饮。
俨然已成了忘年之交。
直到深夜,唐大老爷才坐上马车朝唐府的方向驶去。
刚离了山庄。
他面上那副醉意朦胧的表情却立刻收了起来。
眼神清明,面色平静。哪有半点饮过酒的模样?
方才的一切,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
看来,这位从京里来的钦差大人,不过是个纸老虎。
自己不过献给他一座采石场,他就高兴成那副模样了。
唐大老爷从怀中掏出另一份采石场的契书。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还是他多了个心眼。
让他做事,总不能一点油水都捞不着吧?
刚好两座石山,一人一座,很公平嘛。
那位钦差大人做了一辈子的京官,面上是风光无限,可说到底……
恐怕连他这个小小县令的家底,都要比那位钦差大人丰厚不少吧?
唐大老爷长舒一口气。
眉宇间更加神气。
他才不愿为了那些虚名争得头破血流。
他偏安一隅,做这一番小天地的土皇帝,岂不痛快?
“哈哈,哈哈哈哈……”
马车外头,驾车的小厮听见车厢里头传来他家老爷痛快的笑声。
面上也不由带了一丝得意之色。
自从迁都之事,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共同秘密之后。
整个陇州这一片的风气,与往日也大不相同了。
渡口码头的船只越来越多。
不少达官贵人,拖家带眷来到此地。
本地的商业更加繁华了,可物价水平也跟着涨了不少,已经有人家开始买不起米粮了。
可更为糟糕的是——
他们的丈夫、儿子,父亲,前不久,刚刚踏上了远途。
不知前方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归家。
纪元平也跟着离家了。
自那日,从唐府归来之后。
没过几日,唐大老爷便差了小司过来递消息。
说是要把她爹安排到其中的一座采石场去。
不过,无需担心。
是给她老爹安排了一个管事的位置。
说白了,就是个闲差。
包吃包住不说,每个月还能领上一两半的月钱。
只是回家探亲却有些困难。
不过比起村里的其他人家,纪家这般,已经算是万幸了!
纪元平一走,纪永乐也收拾东西,去了镇上。
经了这事,他愈加发奋读书了。
“大伯娘,还有二位堂姐,永乐定会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护得全家周全!”
虽说眼下因为战事,各类考试都暂停了。
可对于纪永乐来说,这反倒是个好机会。
给他几年的时间潜心读书,他一定不会让大伯一家失望。
一下走了两个人,小院里只剩下了母女三人,就显得更加空**了。
纪婉清看着往昔热闹的小村落,一下子变得死气沉沉,忍不住咬了咬牙:
不能再放任自己这么消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