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婉清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眼看着原本呜呜泱泱、挤满人的小院,渐渐变得空**,她自嘲地摇了摇头,便也跟在老爹后头去镇上送菜去了。
哎呀,无所谓了,反正效果达到就行了。
从镇上回来之后,匆匆吃了几口饭,纪婉清便朝村子里那位老篾匠家里去了。
半个多月前,自己找人家定制了一百只竹篮。
很明显,现在是彻底不够用了。
院门大开着,院子里堆了一堆竹子、竹条,还有一只矮脚凳。
可是却不见人的踪迹。
纪婉清上前敲了敲门:“福禄大爷,您在家吗?”
这位篾匠师傅,全名贺福禄,她爹打听过了,这可是他们南桥村手艺最好的篾匠师傅了。
没过一会儿工夫,就听见屋子里传来一阵“咚咚咚”的脚步声。
眼瞧着一个身量矮小,还有些黑瘦的大爷,手里端着一碗面条,从厨房里钻出来了。
一看来人是纪家大姐儿,老人脸上的笑容立刻化开了:
“是大姐儿啊,我在厨房给自己煮点面条吃,快进来坐,进来坐!”
对了,忘了说了。
这位贺福禄大爷,早年丧妻。因着家里条件不大好,独自把两个儿子抚养长大后,也就没再有娶妻的心思了。
毕竟篾匠不像木匠和泥水匠那样。
谁家若是要建新房,至少得请几个泥水匠搭房子吧?这新房盖好过后,又得请木匠去家里打家具。
可是,那些什么竹编、竹篮之类的,去集市上花个一两百文买几个回家,就能用上好几十年了。
尽管手艺精湛,可福禄大爷也只能勉强糊个口,顺带艰难地把两个儿子拉扯大。
这不,大儿子先前才娶了媳妇儿,小儿子的婚事还没下落呢。
所以嘛,福禄大爷每日得照顾自己的吃喝,一忙起来,只能开水就着白馒头了。
平日里吃的饭食,也都是最简单不过的。
纪婉清点了点头,大步走进了院子里,直接开门见山了:“大爷,上回我不是在你这儿订了一百个竹篮子吗?您还记得吗?”
“怎的啦?”福禄大爷面色一紧,是不大满意吗,还是出了什么问题?
不可能吧。
老爷子忍不住咽了咽唾沫。
这批竹篮他挣了足足一两半银子,他还准备攒着给小儿子娶妻呢。
“没啥,就是想找您再订三百个。”
没办法呀,这几日蔬菜包的订单都排满了,篮子的消耗实在是太快了。
“什么?多少个?”
“三百个,还是跟先前咱们说好的一样,六十文一个,我先付一半定金,您觉得怎么样?”
纪婉清皱了皱眉。
她也不知道,再过几天,镇里那些贵人们会不会热情褪去?
篮子订太多了,万一到时候用不上,也没地方堆,只能暂时定三百个,先过个十天半个月的再说吧。
福禄大爷手一抖,手里的碗都差点没给摔了。
一股巨大的喜悦瞬间涌向心头,可下一秒,又被浓浓的忧虑给盖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