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更是骄傲,红薯玉米等作物他们是最接近后世的,也不看看他大清的人口数量,那可谓是领先各朝!
乾隆此刻腰板挺直,四万民众也是因为他们爱新觉罗才有好的生活,要知道多少人还吃不上饭呢,多为生计筹谋,少打听不该打听的事。
苏轼吃着东坡肉,现在隔三差五朝堂的同僚就来他这蹭饭。别说,吃的是愈发圆滚了。
作为知名的旅游家和美食达人,现在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袁枚自己记录的烹饪技术也是不在少数,但自己却是信奉‘君子远庖厨’,可菜肴点心、美酒名茶,从选料到品尝他也是一点没少涉及。
就连吃货鼻祖的孔老夫子,那也是无肉不欢的人,看着天幕上细致的做法,耐心记录着,方方面面,都是好东西啊。
【编好的肉再经过长时间的风干,就可以变成带着花的肉干了。
这大概就是唐朝人的风情雅趣了。
而第三道,吴兴连带鮓,就更有意思了。
是用浙江吴兴一带特产的鲤鱼腌制加工而成。
鲤鱼,从古至今就是福气将至、平步青云的象征。
而在唐朝,“鲤”同“李”,天子之姓。虽然有法律明令禁止捕捞鲤鱼,但依然挡不住唐朝人对鲤鱼的向往。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
这是大诗人白居易尝鲤泛舟的闲适。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会鲤鱼。
更是王维描写鲤鱼是那个时代的珍馐佳肴。
这次我就打算把鲤鱼摆成龙的样子,最后再烧掉鱼尾,也正好寓意着鱼跃龙门鱼化成龙。】
看着纸上的红鲤,众人也才想起开头前的一幕。
着实是个好兆头。
听见自己诗句的两大诗人也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一段描述呢,对于珍馐玉酿,他们享用的同时也没少用笔墨描绘,若是兴头上来,作诗更是常态。
人们算着视频进度,想着难怪这南翔需要找人帮忙呢,光是自己都要完成好几样,一整套的下来,是个人都得累趴下。
学子们看着天幕,也希望图个好兆头,在来年能金榜题名。
【“尾巴”在古代是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器官,不管是在唐人传奇还是清末志怪的小说,妖精鬼怪想要跳脱本界重回三界,不仅得修炼上千年才能幻化人形,还得来一次痛彻心扉的断舍离“烧尾”。
烧掉尾巴才能让妖怪的最终形态留在过去,以人入世,神龙烧尾,直上青云。
在浪漫的唐人眼里,烧尾意味着进士及第、金榜题名,而举办的一种非常高规格的宴席,类似于今天的升学宴。
但对于更多人来说,烧尾之意是面对新时的庆祝,也是对过去的转变与割舍。
也是提醒我们人生不同,选择的道路不同。
人生的答案从不限定,愿每个人都能锦鲤飞跃、烧尾成龙!】
“好!”
众人喝彩,毕竟,好的祝愿谁不愿意接呢。
即便是图一个心理慰藉也是好的,作为观众,他们也是对这道菜有了更多的了解。
高规格的菜他们吃不起,但看看还是行的。
又是熟悉的古人装扮的宴席开场,也看得出这一席上都是好友,志同道合之辈都在好好的传承文化。
而各朝小说家眼睛亮了,精怪小说看样子还挺受欢迎的,可以,继续努力。
宴席上的火化成龙也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梅花\/:九月:南翔,你知道烧尾宴吗?
南翔:小九,你知道烧尾宴吗?』
『\/长安伏特加\/:国家一级保护人物:南翔,九月,小九』
『\/梦怡\/:你要是真吃熊掌了,一天3顿小劳饭。』
虽然,但是,众人看到那句‘能吃得饱吗’,也有同样的话,看起来都是很小的分量。
但镜头拉远后,发现数量还是不少的,毕竟几十道菜总能解决完。
同等联动,众人看见下滑视频的另一个人物。
想着,这算是做菜的都发视频了,一个接着一个的。
毕竟看后世很多千万点赞的都是有钱可以赚的,又是传承非遗,更别说都是好友。
【“小九老师,烧尾宴你感兴趣吗?”
“有兴趣啊,你们又要整大活了是不是!不过,烧尾宴是啥”】
看着被叫着共同助力的人,众人脑海中又想到那句评论了:
九月坑南翔,南翔坑其他人。
哈哈哈,看样子还真是。
【“烧尾宴”据传是唐代为专门庆祝官员升迁、士子登科而举办的奢华宴席。
“烧尾”之名就是鲤鱼跃龙门之后,尾巴烧尽化为真龙的传说。】
【“诶跟你们说,姐要入高端局了!”
小九跟人说道。
盛唐的“烧尾宴”可是堪比满汉全席的!
据《清异录》上记载:共有五十八道菜!
我挑了里面的十四道点心!
这道“生进二十四气混沌”好像挺有意思的。
为了不拖后腿,咱也得认真的做做功课。
“那唐朝馄饨长什么样子啊?”
“它只说了花型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
唐朝人,或许可以问问他们?
但爱吃美食的也都知道,馄饨是由饺子转换而来,唐宋时期的馄饨种类多样。
而元宝馄饨更是大肆流行,好吃又有好兆头,这一点各朝的饮食文化出奇的一致。
但推进前面,馄饨的模样也是形状不一的。
【二十四种馅料,就根据唐朝人会吃的食材。对应二十四节气来选二十四种蔬菜和24种肉类,总共48种食材。
然后把它们组合成24种馅儿。】
看着超市内购买的不同蔬菜肉类,众人也是汗颜,想要一口好吃的还真是不容易。
也幸亏后世市场丰富,食材种类比他们丰富多了,但要做唐朝时期的物品也还要需要照应当时的社会背景。
不吃鲤鱼这一点,在各朝人心中已经有数了,虽然没有太大的用。。
但可食用的种类还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