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张迎带着很多稀奇玩意回到了京城。
很多东西,大盛的人都没见,正好,唐九来京城探亲,被太子妃以个人名义请进了皇宫,“三舅带这些东西回来,没有问问怎么吃,怎么种植吗?”唐九正和张氏腻歪呢,就被陆战给带进宫了。唐九边走边问。
陆战解释道:“西域人,又不傻,怎么会把好东西给咱们呢,有很多东西,都是三舅舅偷偷买的,藏着带回来的。很多都不知道是什么,看着不认识,就买了回来。”
很快,就到了皇后的寝宫,看着堆放在寝殿里五花八门的东西,很多唐九也不认识啊,不过,这是什么,
“哈哈,这可是好东西。”唐九指着玉米种子对皇后和太子妃说道。“是粮食种子吗?”太子妃梁佩仪抓起几颗玉米粒看着。
唐九点头:“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说是这种粮食很是高产,也耐寒,很适合北方种植,淮州那个地方我看了,很多的土地都不太平整,还有很多的山地,无法大面积的种植小麦,可以试试种植玉米,不过,这玉米是一种粗粮,口感不如小麦和大米细腻,但是,能填饱肚子,如果有多余的,也可以喂一些鸡鸭鹅等,咱们可以吃肉。”
皇后等人见唐九侃侃而谈,好像很熟悉玉米的样子,是说道:“那张大人可是给咱们带回来了好东西。去,问问,张大人带了多少回来?”唐九也知道自己说的有点多,是不自然的摸了摸鼻子,看着皇后没有继续问,才继续讲解。
还有菠菜种子,胡萝卜种子和茄子种子,其他的种子唐九就不认识了,不过,大盛也偶尔会有胡人来,可以问问他们,也可以自己试着种植,看看是什么。
下个月是唐爷爷七十大寿,凡是在外的唐家子孙只要有空闲的都赶回来了,唐霄汉带着妻小回来了,虽然江南的个别世家还在蹦跶,但是已经被打压的差不多了,还有司大将军带兵坐镇,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唐霄云也带着两儿一女回来了,梁小将军现在已经是梁大将军了,也一起来京了,现在,天下太平,圣上也乐意做个好人,很痛快的就允了。
唐爷爷的寿宴没请外人,就是京城里的家人和姻亲,不过,也坐了满满的一个大厅了。张家、陆家还有淳于家。
看着一家子人团团圆圆的,唐爷爷非常开心,孙辈的两个女婿已经成为驻守一方的将军,两个孙女也过得极好,大孙子唐霄汉在江南州也是做的有声有色,虽然被传的名声不怎么好听,可是手段不够狠辣的话,怎么能够收拾那群贪婪成性的狼,唐霄志也定了亲,成亲后就会去北关州任职。
家里孩子们的前途都妥当了,高兴,以后的路就要他们自己走了。
建安二十八年农历八月初八,太子殿下正式登基,国号明安,登基当天,虽然没有八方来贺,但是西沙、南海、红丹、月银等西域小国都派了使臣带了厚礼来贺。朝中,以张运、张迎、唐霄汉、齐瑞、陆战、陆骁、丁家兄弟,司家兄弟、麦家兄弟等为首的新一代已经崛起,大盛王朝强盛时代正式来临。
明安帝登基第二天,太上皇建安帝带着皇太后一起离开了皇宫,游山玩水去了。
明安帝看着老爹留下的书信,又看了看已经十三岁的大皇子,是龇着牙,笑着说道:“儿子,从今天开始,你每天听政半天。”
大皇子是被作为储君培养的,从懂事起,就被这个无良的父皇各种骗,哄、折腾。现在早就练就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面对明安帝无情的要求,只说了一句:“父皇,待孩儿征求老师和母后的意见后,再答复父皇。”说完,大皇子以快要上课为理由溜了。
“夏御宸,你故意的吧。”明安帝气的一甩袖子,朝皇后宫里走去,哼,就你小子会诉苦,我也会。一边走,一边碎碎念,不是每个人都想做皇帝吗,看看江南那帮老家伙,不是还想改朝换代吗?怎么这小子就不想呢,不过,皇上这个活计也真是坑啊,累死累活的,做不好了,得被百姓骂,被大臣骂,也被老婆骂……
此时的建安帝正在小山寺和涤尘大师下棋,涤尘大师还是和二十年前一样,容貌依旧没什么变化,没人知道他到底多大年纪了。
建安帝落下一枚棋子,问道:“大师,我大儿过得可好?”
涤尘大师也落下一枚棋子,问道:“施主,现在的大盛你可满意?”
…..
“自然是满意的,但愿后世子孙有所作为,能让这大盛百姓可以安享百年的太平。”
“满意就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无论是秦风还是唐九,亦或是夏定北夏施主,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只有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多谢大师指点。”
等明安帝找上山的时候,建安帝早就走了,涤尘大师也没见着,只能带人回去继续做皇上这个苦力。
陆战依旧在楚州驻守,唐九还是用自己的所学,在农业和经济上帮助楚州、淮州的百姓,除了大面积的种植玉米等高产粮食,唐九还在这里建立了豆油作坊,粉条作坊,熏肉作坊,酱油作坊等,因为有了高产粮食,整个淮州的老百姓都大量的养殖鸡鸭鹅猪等,很快的,淮州成了楚州、京城等地最大的肉类供应地,以前因为地势而贫瘠的淮州很快的就富裕起来。
淮州紧邻楚州,是通往京城的重要的通道,很多南来北往的客商每次经过淮州都会发现淮州很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又感觉没什么大的变化,山还是那么多的山,耕地还是那么的不平整,被一些小山包给分的一块一块的,但是,现在每块肥沃的耕地都没浪费,不是种了玉米,就是种了黄豆、红薯,土豆等,因为就算是粗粮,也都能卖个好价钱。还有,远处的村落再也不是低矮的茅屋,全部是一座座明亮的大瓦房,条件好的,甚至盖了二进、三进院子。
淮州大大小小的河里都是鸭子、鹅,聪明的客商很快就在淮州找到了商机,把淮州的好东西运到更远的地方。
多年后,北关州早就以塞上江南闻名整个大盛,每年光是去玩的,游学的,看新鲜的人就给北关州带去一大部分收入。
司景澄大将军把北关州和金州保护的和铁桶似的,北夷人来一次,就剿他们物资一次,弄得北夷人没办法,再也不敢来打仗了,听说北夷现在很穷,只能拿他们的牲口去北关州换粮吃。
北关州现在不但是大盛的粮仓之一,还是盐仓,百山县的盐水湖就像是用不完似的,晒了这么多年的盐了,依旧还是没有什么变化,还在产盐。还有,金州的金矿虽然快要枯竭了,但是,金州很多人家都种植了果树,很多果脯都是他们做的,能卖到很远的地方去。
再看看淮州,以前被京城和楚州夹在中心的小可怜,如果不是地理位置重要的话,估计都要被舍弃了,一直穷的被楚州嘲笑,现在,该是淮州嘲笑楚州了吧,淮州每年上缴国库的税银只比北关州少些,几乎可以与江南州比肩。楚州虽然紧跟其后,但是也差的很远。害的楚州知府几次写信向淮州知府请教。淮州知府也是多次被朝廷嘉奖,被皇上点名,年终总结的时候,淮州的官员可以说是敢怼京官的,明安帝看着骄傲的淮州知府,心里想笑,你们就是一群捡漏的,如果不是陆夫人起了带头作用,淮州能有今天的成就,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淮州的大部分官员还是有作为的,能抓住机会,没有创造力,最起码有眼力。值得嘉奖。
明安十五年,陆战被封为安国公,唐九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陆战想请皇上把唐九这么多年为北关州、淮州和大盛做的事情公之于众,被唐九拦住了,她不需要那么多的虚名,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能和相爱的人一生一世就够了。
无论是否为尊贵的一品夫人,淮州的百姓还是经常会看到唐九在田地,山林里穿梭着,在作坊里仔细的研究着,陆战依旧是默默的跟在唐九身后,为她扫清一切障碍。
夕阳西下,陆战跑到树林里接正在采山珍的唐九,两个人的五个儿子看着老爹牵着老娘的手从他们跟前路过,看都没看他们一眼,是叹了一声,认命的跟在后面,还不能跟的太近,会被老爹骂的,要问唐九这一生有什么遗憾,那大概就是生产了四次,还有一对双胞胎,却没能生一个女儿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