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公孙雨霏当初怎么可能会成功哄得幽州王同意?
不过是幽州王顺水推舟罢了。
而公孙雨霏还因此沾沾自喜,甚至于许氏都没能洞悉这件事。
并且,还有诗情和画意这二人,她们其实效忠的是沈彧。
这二人是许氏给公孙北衍挑选的通房,也是最早陪在公孙北衍身边的女人。
许氏以为她精心培养的两个女子,会是帮助公孙北衍开枝散叶的得力之人,却不知就是这二人,谋害了公孙北衍那些已出世或未出世的孩子。
诗情就是隐在背后的打胎小能手,而画意则一直是望风和打掩护的帮凶。
旁人可能是真的死了,但萧灵琅觉得这四人应该就是在下了死手之后,金蝉脱壳了。
可惜萧灵琅分不出足够多的人手去监视那群人,因此事发当时,只有一个影子远远监视着那群人所在的一处山庄,能做的事情有限。
“冬雪,还有一事,派一个影子去查一查高宝珠那边的情况。”
高宝珠或许是唯一的幸存者了,因为在高宝珠小产发疯后,许氏就不再管高宝珠了。
并且,许氏还想借着高家的财力养活白筱薇那个早产的儿子,毕竟那是公孙北衍当时唯一的儿子。
不然,高宝珠怎么可能被高家人接回去?
尔后,高家为了保护高宝珠,就将高宝珠送去了外地。
毕竟高宝珠在盛京城已经名声扫地,与其让她留在盛京城遭人笑话,还不如送去一处无人知晓以前旧事的地方隐居生活。
萧灵琅虽然与高家有合作,但对于高宝珠的事情,则是选择性地避开。
毕竟原来也算是“共侍一夫”的关系,尴尬得很,索性老死不相往来的好。
影子们的办事效率一直挺让萧灵琅满意,很快就传回了消息。
“郡主,影子发现那些被烧焦的尸体里,有两具成年女子的尸体是处子之身。”
“我就知道!”萧灵琅的猜想得到了验证。
梁国丈等人被一群护卫保护在那处山庄,为了掩人耳目,也为了不出纰漏,除了梁国丈等人之外,其余的人全是护卫,且是男护卫。
这些男护卫既要负责保护这群人的安全,还要负责伺候这群人的衣食住行。
所以,这些人之中,成年女子全是公孙广文或是公孙北衍的妾室,那就不可能有还是处子之身的。
且那些妾室都曾怀过身孕,从盆骨就能判断出来,很容易分辨。
也就是说,有人借此金蝉脱壳了。
或许是时间匆忙,或许还有其他的原因,总之就是找了两具还是处子之身的尸体代替。
以为大火能够毁尸灭迹,不会被人察觉到端倪。
“郡主,派去查探高宝珠动向的影子也传回了消息,说是高宝珠费尽心思抚养的那个孩子,被人毒死了。”
“……”萧灵琅默了默。
以高家的能力,养一个早产儿并不难,却防不过隐在暗处耍阴招的沈彧。
不管是幽州王还是沈彧,都不可能允许废太子的血脉继续存活于世,不管男女,最后都必须斩草除根!
看来,幽州王和沈彧举事之前就已经做了面面俱到的安排。
而萧灵琅却根本就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去管那些对这父子俩是隐患,对她却无关紧要之人。
“郡主,这么看来,废太子的血脉就剩高指挥使的夫人和幽州王的那个妾室公孙雨霏了!”
冬雪掰着手指头计算了好几遍,才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末了,她还感叹一句,“梁国丈真是可怜,白白为废太子养了一遭儿子孙子,到头来还被牵连致死。”
萧灵琅则是不予苟同,“若说可怜,老文昌侯更甚。梁国丈至少还有梁广发那个儿子,但老文昌侯可是白白养了废太子和梁国丈这二人的儿子。”
许氏对梁国丈是动了真心的,不然怎么可能在还未嫁给梁国丈的时候就交出自己的身子。
甚至于在送走一大家子人的时候,也要带上梁国丈。
而老文昌侯那就妥妥是个超级大冤种了,最开始被许氏算计而不得不将许氏娶进门当填房,却不知许氏单纯是发现怀孕而必须找人接盘。
而许氏嫁给老文昌侯之后,不仅夺了文昌侯府的掌控权,还无比苛待老文昌侯与发妻所生的嫡长子向广博。
许氏在老文昌侯活着的时候就敢与梁国丈偷情生下梁广发,并且,还给老文昌侯下毒,使之早早亡故。
待老文昌侯死后,许氏更是变本加厉,明里暗里对向广博所在的大房一脉使了非常多的手段。
向广博与发妻江氏就是被许氏害死的,就连向南繁也遭到了许氏的暗害。
冬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又忍不住感叹,“难怪老人们总说娶妻要娶贤啊!”
“‘娶一个好女人能兴三代,娶一个坏女人则会祸三代’,老祖宗诚不欺我!”
“老文昌侯娶了许氏那样阴险恶毒的女人,可是差一点就断子绝孙了啊!”
感叹完,冬雪才意识到自己好像飘了,又随即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萧灵琅,赶紧找补道:“郡主,差一点那啥,还没有哈!”
“您和郡马一定会子嗣繁茂,儿孙满堂,就像郡马的名字那般!”
眼见着萧灵琅的脸色越来越黑,冬雪着急不已。
她是不是越描越黑了?
“郡主,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我……”
冬雪都词穷了,她该怎么解释啊?
萧灵琅看到冬雪着急得都快哭了,忍不住“噗嗤”一笑,转而安抚道:“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无需解释。”
萧灵琅之所以黑了脸,是经得冬雪提醒,想起了向南繁名字的来由。
老文昌侯亲自给孙辈取的名字,“向南繁”与“向北衍”,以此寄托对大盛国人丁兴旺,繁荣昌盛的美好期盼。
但一心追求子嗣丰茂的许氏误解了老文昌侯的用意,只以为老文昌侯是受了她吹的枕边风影响,才取了这两个名字。
因此许氏没少对外宣扬老文昌侯如何疼惜她,连孙辈的名字都会遵照她的意愿而取。
显然,许氏不仅自以为是,还格局小了。
但那些不明就里的人,还是在许氏的误导下,从而误解了老文昌侯的良苦用心。
上一辈或是上上辈的恩怨纠葛,随着那些人的死去,就此终结。
而萧灵琅和向南繁这些活在当下的人,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