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没想到江北军的攻击精神却这么旺盛。前线几个调动,就把湖北河南的阵势扯了开去。然后又集中了一支主力进行迂回包抄,他们北军后续的部队还没调上去呢
现在大本营里,挤着本部的参谋还有驻京部队的师旅长,都在高声地议论纷纷。湖北战事僵持,他们也乐得在后方安逸。现在雨辰迂回河南,打在北军腰上面了,这点同气连枝袍泽之谊他们还是有的。也顾不得谈什么开拔费特别费的条件了,乱纷纷地议论这仗该怎么打。段祺瑞召集他们过来本来是想听听意见,大家集思广益一下。却没想到现在自己被吵得头疼。
“他妈的,陈二庵怎么经营湖北局势的现在二十七个团打人家十七个团,还招架不住。这个迂回部队,从第二军抽调部队回去抵挡啊只要能招架住几天。齐燮元齐大头不就过去了吗”
“南军就是冲着第二军来的想前后夹击把第二军打垮。你再掉头自己送上门去啊当时我就建议第二军不要加入湖北战线,早点把一师增援上去也就完了。现在可好,家都看不住了唯今之计,只有让第二军脱离战场。向江右军靠拢,拼着损失一点也不能让人家包了饺子”
“我就不明白了,二十七个团怎么就打不过十七个团呢还有大本营也是。湖北也没有一个人统一指挥,闹得现在各自为战,有笑话了吧。不管是陈二庵还是曹仲三,总要有个人抓总啊”
“江北军都是大团,少的也有快两千人。第九师系统,每个团二千七百多人咱们团基本都是纯步兵,缺额又多。别看二十七对十七,论起人数来,还当真差不多。”
“现在扯这些做什么要紧的是赶紧抓部队上前线,把河南这个口子挡住在我看来,要不咱们以守为攻,干脆从津浦路直捣他的根本徐州,来个围魏救赵”
“什么他娘的围魏救赵,没别的办法,沿着京汉线赶紧增兵北京周围还有几个师,都拿上去。咱们就和他们硬碰硬地干吧我就不信,真的能败给那个小子我们带兵打仗的时候,他还在吃奶呢”
听着手下人在那里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个靠谱的,没人能对局势有个整然的看法。北洋军已经养成了习惯,行伍中提拔部队长,参谋职务既没有当队职的机会,也没有什么过大的权力。在战局的全盘掌握上,并没有一个能干的参谋机构来抓总。不像江北军,雨辰一直非常重视参谋部的建设。作为参谋军官,在江北军有着相当大的权力。这次战事当中,就表现出江北军虽然训练不如北洋军,但是在战局把握上表现良好,调度自如。北军却是有些运转不灵,表现混乱。
段祺瑞抵着自己的头,朝站在身边的蔡锷只是苦笑。自从大本营组建以来,赋闲在京的蔡锷就被网罗过来当做高等参议,他也无可无不可地每天过来晃晃。这些北军大老粗谁愿意咨询他的建议段祺瑞倒是对这个南方出色人才相当地重视。
段祺瑞苦闷地问他:“松坡,这现在的战事你怎么看南军看来迂回第二军的公算最大。我们第四军增援上去也来不及了大总统已经发了脾气,说他辛苦筹饷,养着我们却连仗都打不好,大家投降雨辰算是干净。”
蔡锷只是出神地望着河南那份五万分之一的大地图。这江北军出动的计划,怕还是自己得意弟子司马湛的手笔吧。一个大支队在南,一个小支队在北掩护,齐头并进的态势已经是很明显了。看这样子,大支队不会以迂回河南第二军为满足吧难道是想包抄京汉线如果真是这样,司马湛计划的胆子也够大的。雨辰的决心,也是出乎意料的坚定啊。
他朝段祺瑞笑笑:“我说这些有什么用不过每月在这里白拿五百块薪水罢了。这次河南这个空隙是漏得不应该,想办法怎么把部队救出来是正经。”
段祺瑞目光炯炯地看着他:“松坡,我这些手下,带兵打仗还成,让他们做个大计划,那是为难他们了。这个时候能不能帮把手,大家齐心协力想办法应付你的大才,我是早就了解了,佩服到心里去。你说说看,眼下这个局面,咱们该当怎么办我听你的。”
蔡锷一笑:“那我就随便说说,拿主意还是你芝泉的意思。第二军赶紧向仲三那里靠拢吧宏威军和第七师都不坚强,局面一被打乱,仲三侧翼吃紧,那湖北可是保不住了。南军沿着京汉线向前推进,那仗就有得打了。还不如让他们集结兵力在武汉死守,想办法转用兵力在津浦路上。发挥咱们外线作战的优势,来回地调动江北军。这样再看看局势发展想在军事上吃掉江北军,我看别做这个打算了”
第三卷一统之路第029章英锐对混乱
陈山河在河南是找到了如入无人之境的感觉了,从安徽一直杀向豫南的那种顺利的感觉,竟然是出奇的好。后方的兵站线也有张志鹤的支队掩护,他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地方。指挥着部队一路向前跃进,没人能对他的这支部队稍有抵抗的能力。河南宏威军留守的部队,不是在这个县份放一个营,就是在那个镇子有一个连。他就觉得奇怪,宏威军这些留守部队怎么就不能稍微集中成一个大的集团呢这样说不定还能略微有点抵抗。
一路过来,已经打垮了四五个营的部队。河南这个地方民间武力虽多,但是大军一到,虽然各个堡子寨子还是关得死死的,还都得送粮食和小车支应。宏威军驻防河南才一年,支粮支差,加上各种千奇百怪的加税加派,可已经把河南百姓祸害得够戗。不知道哪路好汉传出了这次打仗,是河南改朝换代的风声,说黄衣服兵来了不纳粮,一路上江北军相当地受欢迎。陈山河还就手委任了几个名义出去,让这些地方上的武装作为哨探和向导。仅仅四天半的时间,每天行军一百二十里以上的陈山河支队,已经杀到了信阳府的面前。
夜色中军队的行进还是相当迅捷的。陈山河支队的先头团教导旅教导步兵第三团团长王也鲁督促部队加快了速度。远远转过一个小山弯子,就见前面有个小庄子。前面的部队已经停下了脚步,他大声问道:“怎么,谁让前面二营停步不前的谁传令休息的”
前面二营长和几个手下从行军前列赶了过来,在马上就朝王也鲁敬礼。王也鲁板着脸也没有还礼,生气道:“老周,怎么突然停下来了支队长让咱们今晚到达董山,现在还差七八里路,赶紧命令部队恢复行军”
二营长周森忙道:“团长,不是咱们停下来了,搜索连就在前面的村子也停下来了。当地的河南老乡说,董山有北军,按他们的描述还有机关枪。咱们是不是整理一下部队,明天早上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