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姜东手指的方向,众人清晰地看到玄关地面上密密麻麻的蛆虫还在四处蠕动寻找藏身之处。
李旭在门口仔细观察片刻,严肃地说:“这个现场的勘察至关重要,必须准确判断死亡时间,全面还原案发现场。”
陈宁、方妍立即表态:“队长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李旭又特意叮嘱:“陈法医,尸体检验至关重要,务必仔细再仔细。”
陈宁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郑重回答:“队长,我办事您放心,一定会做到最好。”
“好,开始现场勘察。”
李旭最后看向姜东,“姜东,你也全程参与。他们需要协助,你就全力配合。”
姜东立即立正敬礼:“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紧接着,所有人都穿戴好脚套、手套、头套和口罩等防护装备,携带手电筒、相机、比例尺等工具进入室内。
姜东刚才已初步了解现场情况,这次相当于二次勘查,希望能发现关键线索。
尤其地面上那些令人作呕的蛆虫,虽爬行缓慢,却可能藏着重要信息。
姜东仔细观察后发现,蛆虫并无死亡迹象——这说明死者并非中毒身亡,否则蛆虫也无法存活。
突然,他想到蛆虫的另一重要作用:推断死亡时间。
于是立即戴上手套,蹲下身将几条蠕动的蛆虫装进玻璃容器,转头对李旭说:“队长,能请同事去隔壁借点开水吗?”
“开水?要开水干什么?”
李旭疑惑地问。
姜东举起手中的容器,里面的蛆虫正在快速蠕动。
他解释道:“给这些小家伙洗个热水澡。”
这个出人意料的请求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但熟悉姜东办案风格的李旭知道,这个年轻人总有出人意料却行之有效的办法。
李旭嘴角抽了抽,“这个虫子也可以?”
就连站在旁边的警员也是一脸的困惑。
这种人人看起来都多开的蛆虫,竟然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不可思议!
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观察不同温度下蛆虫的活动状态,能更精确地判断死亡时间。”
姜东向围观的同事们解释,“这些小家伙可是最诚实的‘目击证人’。”
王佳教导员赞赏地点点头:“小江,你这方法挺新颖,看来平时没少钻研。”
姜东谦虚地笑了笑,心里却想:要不是系统提示,我哪知道这些冷知识。
他继续专注地观察蛆虫反应,时不时记录数据。
与此同时,其他队员也在各自岗位忙碌:陈宁对尸体进行初步检查,方妍和小汪负责拍照取证。
现场勘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个人都全神贯注。
尽管空气中弥漫着腐臭,却没人表现出丝毫不满——大家都明白,每个细节都可能成为破案关键。
李旭走进室内,从客厅的玄关处开始,借助手电筒的灯光,每一寸面积都不放过。
他在想通过这种方式,在大脑的深处建立现场的整个物品痕迹的分布情况。
不过,姜东却把目光看向玻璃瓶,期待这个虫子推断死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