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1章 三教源流大会(1 / 2)

度仙门,破天峰议事殿。

掌门与诸位长老齐聚,商议即将到来的三教源流大会相关事宜。此次大会非同小可,关乎道门三教颜面,更涉及未来一段时日在洪荒的话语权,由不得度仙门这等小仙宗不慎重。

李长寿与张寒垂手立于殿末,眼观鼻,鼻观心,竭力降低自身存在感,只盼这会议早些结束,他们好回去继续他们的稳健修行。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

只听掌门嗓音温和地开口:“此次三教源流大会,我度仙门虽是小派,亦不可失了礼数。领队之人,需得修为、心性、应变皆为上乘……”

几位长老目光扫过场内几位真仙、天仙境的核心弟子,最终,竟齐刷刷地落在了李长寿与张寒身上。

“李长寿。”掌门点名。

“弟子在。”李长寿心头一跳,面上依旧平静。

“你素来沉稳,心思缜密,修为也已至真仙境,此次便由你担任领队,负责统筹此行一切事务,可能胜任?”

李长寿喉头微动,正欲寻个由头推脱,言说自己突感瓶颈,需闭关潜修云云。

不料掌门紧接着又道:“张寒。”

“弟子在。”张寒心中亦是警铃大作。

“你虽入门稍晚,但天资聪颖,修为进境神速,更难得的是处事圆融,与你师兄李长寿配合默契。此次便由你担任副领队,辅佐你师兄,一同带队前往,你二人需同心协力,扬我度仙门声威,切莫辜负宗门期望。”

“掌门,弟子……”张寒刚开口。

掌门却已一锤定音:“此事便如此定了!你二人回去早作准备,三月后出发!”

说罢,不等二人再言,掌门与诸位长老已化作道道流光散去,留下李长寿与张寒在原地,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无奈与……一丝警惕。

回到小琼峰,开启层层阵法,兄弟二人才相对苦笑。

“师兄,此事透着蹊跷。”张寒率先开口,眉头紧锁,“按理说,领队之职怎么也轮不到你我头上。门内几位天仙境后期的师兄师姐,无论是资历还是明面上的修为,都更为合适。”

李长寿沉吟道:“我方才暗中推算,虽天机混沌,但隐约感觉,似有一双无形之手在推动。莫非……是大师兄?”

张寒叹了口气:“十有八九。大师兄逍遥惯了,不想被俗务缠身,更不想代表八景宫去调和那阐截二教的矛盾,便将这‘扬威’与‘调和’的差事,变相落在了你我头上。美其名曰历练,实则是抓壮丁。”

“扬威?调和?”李长寿摇头,“师兄我这点微末道行,在人、阐、截三教英才面前,如何扬威?那阐教与截教积怨已久,凭你我如何调和?一个不慎,便是引火烧身之局。”

张寒目光沉静,分析道:“大师兄之意,恐怕并非要我们正面与两教冲突。人教扬威,未必需要斗法胜出,或许是在其他方面展现人教手段,令两教不敢小觑。至于调和,更可能是见机行事,在关键时刻以人教身份稍作转圜,避免矛盾彻底激化,而非真正化解。”

他顿了顿,继续道:“但即便如此,此行亦是步步惊心。你我成为领队、副领队,便等于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西方教若欲针对,这便是绝佳的时机。还有那琼霄、碧霄二位前辈……虽被禁足,但其怨念未消,若在大会上相遇,恐生事端。”

李长寿深以为然:“师弟你所言甚是。领队之职,看似风光,实则是架在火上烤。我等需得重新规划,大会期间,本体绝不能轻易涉险,主要依靠纸道人活动。同时,需准备多套身份,以备不时之需。”

张寒点头:“师兄,此次便以你明面身份为主,吸引各方注意。我则在暗处策应,负责处理突发状况,以及与大师兄、乃至可能出现的云霄仙子暗中联络。至于扬威与调和之事……见步行步,安全第一。必要时,可适当‘平庸’,避免成为焦点。”

李长寿闻言,看了张寒一眼,叹道:“师弟,你之稳健,犹在为兄之上矣。”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谨慎,没想到张寒在意识到风险后,立刻制定了更为保守,也更安全的策略——由他李长寿在明处吸引火力,张寒则彻底转入暗中。这无疑能最大程度保证两人的安全,以及行动的灵活性。

张寒微微一笑:“师兄过誉,不过是求生本能罢了。既然躲不过,那便只能迎难而上,但求一个‘稳’字。”

接下来的三个月,小琼峰与外界的丹药、符箓交易量悄然增加了三成。李长寿与张寒几乎耗尽了平日积累的大部分材料,全力炼制各类纸道人、毒丹、阵盘、遁符。张寒更是单独炼制了几具蕴含特殊道韵的纸道人,专门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其隐匿与保命能力,甚至还在李长寿的主力纸道人之上。

出发之日,度仙门一行十余人,由李长寿与张寒带领,乘坐宗门飞舟,朝着中神州金宫门方向而去。飞舟上,李长寿作为领队,与几位长老、核心弟子周旋应对,举止得体,不卑不亢。而张寒作为副领队,则显得低调许多,大多时间只是在静室打坐,或是观察沿途情况,将存在感降到最低。

然而,两人心中都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金宫门位于昆仑山脉一支脉,仙山巍峨,宫阙连绵,祥云缭绕,瑞气千条。此时,这里已是群仙汇聚,旌旗招展。阐教弟子多身着道袍,气度雍容,言行间自带一份清高;截教弟子则五花八门,异士频出,或妖娆,或粗犷,气息驳杂却充满活力;人教弟子数量相对最少,大多低调,三五成群,气息平和深远。

度仙门作为人教分支之一,被安排在一处较为偏僻的客院。李长寿与张寒抵达后,立刻着手布置院落阵法,其繁琐与精妙程度,让同行的几位弟子咋舌,也让暗中关注的一些神识微微波动。

大会前期,多是些论道、演法、交流之类的环节。李长寿谨记“适当平庸”原则,在论道时发言中规中矩,既不突出也不落后;演法环节更是直接放弃,言明自身擅丹道而非斗法。张寒则几乎不参与任何公开活动,整日待在客院,美其名曰“协助师兄处理庶务”,实则以纸道人之身,暗中探查各方动向。

他发现了不少有趣的现象:阐教十二金仙来了几位,俱是气息渊深;截教随侍七仙也来了数位,与阐教弟子偶尔相遇,气氛总有些微妙;西方教也派了人过来,为首的是一名面带慈悲的菩萨,但其身后几位金刚力士,眼神偶尔扫过道门弟子时,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更重要的是,张寒感应到了几缕熟悉的气息。一是来自玄都大法师,虽然飘渺,但确定他已在附近。二是……来自三仙岛。

这一日,大会进行到中期,各方弟子切磋比试渐入高潮。忽闻天际仙乐阵阵,霞光万道,一座华丽的鸾驾由九只青鸾牵引,破开云层,缓缓降临金宫门上空。

鸾驾珠帘掀开,一名身着素白长裙,容颜绝丽,气质清冷孤高的女仙,缓步而出。她并未刻意释放威压,但那股源自灵魂深处的高贵与强大,瞬间吸引了全场所有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