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测试,一般会固定几个条件。
比如城市路段占比多少、高速路段占比多少。
尽可能的贴合工况。
“来晚了来晚了,这会开到哪里了?”
“兄弟,直播十小时了你才来,主播都开出去九百公里了!”
“九百?这开到哪里去了?开这么久不累吗?”
“没看见已经换车手了吗?主播已经在后座休息了。”
“我以前对两千续航没概念,现在有了,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开这么久的车?”
......
傍晚,李洛也拿着手机看直播,不由的朝何启宏笑道:
“这测评不得开到明天早上去了?”
何启宏坐在旁边的位置上,目不转睛的盯着平板里的文件:
“开吧,现在的测评我倒是觉得没什么意义。”
“哦?”
“东西到底好不好,还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等车主提车了,自然会有体会。”
“等到他们开个小长途,发现来回都不用中途充电的时候,体验感才是真正拉满了。”
“好东西,还是需要时间来沉淀。”
李洛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车辆,不由得有些感慨。
不过九月份而已,自己手下的这个独角兽企业已经开始挣钱了。
所谓独角兽企业,一般都是风头行业里,指代创办时间较短,估值却超过数十亿美金的未上市公司。
流畅电池,不仅优质,而且商业模式难以复制。
毕竟固态电池研究这么多年,其他厂家不也没研究出什么东西来吗?
要不就是电池寿命问题,要不就是固固界面问题处理不好。
李洛相信肯定有几家有这个技术储备,但是一直没能量产,就是成本问题无法解决。
李洛和何启宏今天去检查了一下流畅电池超级工厂的二期项目。
虽然是老厂房改造,但由于年久失修,其中的问题还真不少。
无论是厂房加固还是产线升级改造,都需要时间来完成。
最难的问题就是检测出厂房里出现的问题。
只能靠技术员一点一点的检查,把厂房的问题摸排出来,最后交由工程师汇总。
这么看下来,虽然最后的造价肯定比从打地基开始修厂房要便宜,但是还是会花不少时间。
好在着急的不是流畅电池,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加快进度就好。
司机小吴把何启宏送回家后,开着迈巴赫把李洛也送回麓湖生态城。
而在网上,固态电池极限测评迅速火爆出圈,引得不少博主都开始发表言论。
“今天,见证历史!只要这辆车能跑到一千八百公里,我立马下单提一辆!”
“开了一整个白天了,焕新款YU9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固态电池的可靠性早在米厂的周游国内计划中就得到验证,现在量产车型进行极限续航测试,势必要改变新能源汽车的新局势。”
......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YU9的电量终于慢慢见底了。
“诶诶,速度慢下来了!”
“跑了多少来着?一直是高速?”
“国道、晚高峰、高速都跑了个遍,几位车手都辛苦了!”
“表显和地图软件都会显示里程对吧?这是我见过开最久的续航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