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53(2 / 2)

“所的,让朕都很是好奇,杭州果真这么美土地有这般肥沃比长安更加让留连”

“陛下,长安和杭州都是臣非常喜欢的城市,臣现在年轻,想呆在长安为陛下做事,但若臣老了,不能为陛下做事了,还请陛下允许臣归去到杭州,在美丽的西湖边度过残年”

王易这话让李世民露出了惊愕之色,又用一个指头指着王易,“子,现在才几岁,都未娶妻生子,就想着致仕以后的生活了,朕真佩服想的这么长远,哈哈”李世民着还大笑了两声。

“陛下,人终有一老么,现在想起,及早向陛下提出来,也是件好事”

“好,若朕到时还在世,交御了朝事,就和一道到杭州去居住,看看杭州之地,究竟有多美”

“陛下”

王易刚想接话,却被李世民打断了,“此话以后再,今还是与朕继续刚才的话题”

“是,陛下”王易只得应承,接着道:“陛下,臣觉得,这些突厥战俘应该让他们为我大唐做更多有益的事,好钢就应该用在刀刃上,若这些突厥战俘能通过为我大唐做这些最迫切需要朝廷的基础建设,赎他们的罪行,那是大好事一件,不但通过劳动让他们得到改造,而且可以在劳动中为我大唐创造出不少财富来,满足我大唐之急需,一举数得之举,何乐而是不为”

出乎王易的意外,李世民的听了他所这几句话后,站起了身,踱了两步,这才站定身子,“子,朕想着今日召进来相询,一定能告诉朕一些其他朝臣没有想到过的建议,没想到真的如此,所提的,让朕豁然开朗,但朕还想听听,那些归降的突厥族人,以所想,该安置到何地去”

李世民虽然没有当面表示会采取他的建议,但从以前几次李世民在召他问询事情后,朝廷所下的诏令内容上来看,王易几乎可以确信,自己刚刚所提的建议很可能会被采纳了,因此他越加自信地道:“陛下,臣觉得应该将那些突厥族人,安置在我汉家人口众多的地方”

“为何”

“我汉家人口多的地方,突厥人安置过去,相对人口比例不会很高,边上都是汉人,即使突厥人想图谋不轨,慑于边上都是汉人,而会多加考虑的即使他们作乱,集汉人的力量,容易对付而且与众多的汉人一道生活,可以加快他们汉化的速度万不可将他们安置在我汉人人口稀少的地方,那样相对强悍的突厥人,有可能会取代汉人,主宰那一块地方的事务,闹出麻烦事来”

李世民听了不置可否,只是盯着王易看。

王易所的,与朝中大多数人的意见不尽相同,大多的朝臣都建议,应该将这些归降的突厥人,安置到如今人口稀少的州县,以尽快补充因战乱等原因而导致人口大幅减少之地的人口数量,恢复那一带的生产,并且突厥人集于一处,易于监管;还有人提议,应该暂时将汉人与突厥人分开来,避免双方产生冲突,有汉人的地方,不能有突厥人,有突厥人的地方,汉人不再迁入,待突厥人慢慢适应后,再让突厥人和汉人有接触,那样会少一些事端。

王易所考虑的为何会与其他人不一样呢只不过李世民还未问出这个疑问,王易接着了。

“陛下,臣觉得,将突厥人和汉人分开,单独安置,虽然如此做可能可以保持两方百姓暂时不发生冲突,但那样会让突厥人与汉人更加难以融合,一些利益的冲突会在以后逐渐激化,不如在开始时候,就采取一步到位的措施,在对突厥人施以官方监管的同时,也让同居之地的汉人对他们施以监督,那样会让安置的胡人有危机感,怕做错事被官方责罚,也怕被汉人群起而攻之,必定心翼翼,不敢做违法犯罪之事,久之他们就会驯服下来”王易这些话时候语气是非常的肯定。

李世民并没表态,而是反问,“一些人提议,应该给予归附的胡人以特殊的地位,那样他们会感于我大唐之恩,而诚心归附的,如何看这提议”

这个很特殊的问题让王易没来由的心跳加速,当下压压心神回答道:“陛下,千万不可给予胡人凌驾于汉人之上的地位,那样必定导致更大的后患,遗害我汉人的子孙后代,而必须要让汉人觉得他们相对于胡人更加有地位,这样可让汉人有自豪感,也可以让归降的胡人,更加渴望成了真正的唐人,取得与汉家人一样的地位,而加快汉化的步伐,利于长久的安定”

王易后世所处的时代,正是给予了一些少数民族特殊的地位,无论是高考、生育还及其他方面,得到的待遇都比汉人高,导致大部的汉人觉得自己是最低等的民族,因为有特殊的权利与地位,一些少数民族还在内地无法无天,甚至连警察都不敢管他们,王易觉得那时候国家过于怀柔的民族政策是失败的,少数民族闹什么独也与这失败的民族政策有关。

当年的王胡子,在西北某省采取那高压的政策,大棒高举,恩威并施,以至于王胡子的威名能止胡人孩哭,那时候,西北这个大省,治安情况可是非常好的,胡人入内地,也规规矩矩,不敢生事,怕被汉人围殴的,但王易所处的时代,一切却完全相反了。

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是永远有效的,只给予他们胡萝卜,而没有大棒的威胁,那肯定是不行的。

王易希望他的思想,能影响面前这位大唐的最高统治者,将大唐的民族政策定性下来。

汉人的地位是最高的,归附的胡人,都是低人一等,除非他们完全听服于大唐,成为大唐真正的子民,那样才可以取得与汉人一样的地位。

王易在后世研究历史时候不知从哪本著作里看到过,唐朝时候民族政策大概有他刚才所这般性质,归附的胡人地位不及汉人,胡人与汉人犯同样的罪,胡人受到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