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祁小梅压低声音,\"你给的钱太多了,我们真的用不了这么多。\"
祁同伟甩了甩手上的水:\"小梅,听我说。这五千你留两千当生活费,剩下的三千,拿出来给家里翻修房子,存起来留着应急。\"他顿了顿,\"等我婚礼办完,再给你们安排更好的。\"
祁小梅眼睛红了:\"哥,你不用这样...\"
\"我是长子,\"祁同伟打断她,\"爸走得早,这是我该做的。\"
夜深了,祁同伟躺在儿时的木板床上,听着窗外蟋蟀的鸣叫,久久不能入睡。明天他还要去见几个老同学,然后去给父亲上坟。计划在汉东的这一个多星期时间,看似很长,但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祁同伟盯着天花板出神。两场婚礼的安排确实复杂,但他知道这是必要的。京城的婚礼是给钟家的亲朋好友们看的,必须要体面而克制;而位于汉东的婚礼,才是真正的喜酒可以让乡亲们喝个痛快大醉而归!
第二天清晨,祁同伟被鸡鸣声吵醒。他起床时,弟弟已经去镇上的汽修店上班了,妹妹正在灶台前忙活。
\"哥,我煮了粥,还烙了你爱吃的葱花饼。\"祁小梅笑着说,眼睛还有些肿,显然哭过。
祁同伟坐下来吃饭,突然说:\"小梅,我想把妈的坟也修一修。\"
祁小梅的手顿了一下:\"可是...\"
\"费用我来出。\"祁同伟坚定地说,\"你和妈相依为命那么多年,她走的时候我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他的声音低了下去,\"现在我有能力了,该尽点孝心。\"
祁小梅的眼泪掉进粥碗里:\"妈要是知道你要结婚了,一定很高兴。\"
接下来的几天,祁同伟忙得脚不沾地。他去了父亲的坟前烧纸,又联系了工匠准备翻修母亲的墓地;见了几个老同学,其中有人已经当上了镇上的小领导;还去拜访了当年读中学时的班主任,那位老人如今已经白发苍苍,却依然记得祁同伟是班里最刻苦的学生。
第七天晚上,祁同伟请弟弟妹妹去县城最好的饭店吃饭。席间,他详细解释了婚礼的安排。
\"京城那场定在14号,老家这边,就定在18号吧!\"祁同伟给妹妹夹了块鱼肉,\"我已经订好了县城的酒店。\"
祁小军挠挠头:\"哥,咱村里人没去过那么高档的地方...\"
\"所以要带大家见见世面。\"祁同伟笑道,\"你负责统计人数,大概十桌左右。\"
祁小梅突然问:\"哥,嫂子家人...会来汉东这场吗?\"
祁同伟的笑容僵了一瞬:\"她父亲工作很忙,可能来不了。但她母亲应该会来。\"
回京前的最后一天,祁同伟站在院子里,看着工人开始翻修屋顶。祁小梅在一旁清点他带回来的礼物,准备分发给邻居们。
\"哥,你变了。\"祁小梅突然说。
祁同伟转过头:\"哪里变了?\"
\"说不上来。\"妹妹摇摇头,\"就是感觉...你考虑事情更周全了,但也更...\"她找不到合适的词。
\"更现实了?\"祁同伟替她说完,苦笑道,\"在京城那种地方,不现实点活不下去。\"
祁小梅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说:\"只要你过得好就行。\"
第二天一早,祁同伟拎着轻了不少的行李箱站在村口等车。弟弟妹妹坚持要送他到县城车站。
\"回去吧,别耽误工作。\"祁同伟拍拍弟弟的肩膀,又抱了抱妹妹,\"记住我说的话,钱该花就花,别省着。\"
公交车缓缓驶来,祁同伟上车前最后看了一眼家乡的景色。这次回来,他发现汉东的山水没变,但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农村少年了。京城的工作、即将到来的婚姻,还有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都让他不得不学会算计和权衡。
车子启动时,祁同伟透过车窗看到弟弟妹妹还在原地挥手。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送他去县城上学时的场景。那时候,他也是这样站在路边,看着父亲的背影越来越远。
现在,轮到他成为那个离开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