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黛玉穿戴好了出来,那嬷嬷松了一口气,只焦急道:“王妃快带着人跟老奴走,夫人交代了,一定要把王妃带到密室里去。”
黛玉只问道:“府里的女眷都去了吗?”
那嬷嬷一愣,犹豫道:“家中的几个哥儿姐儿都在。”
那边只是把小孩子送去躲起来了,黛玉摇了摇头,直接拒绝:“既然家中的女眷们都不曾躲起来,我也没有躲的必要。”
说话间,小满和谷雨几人早已经把黛玉要的东西拿了过来,她朝那嬷嬷道:“我还有要事要见外祖父,嬷嬷先去三舅母处回话吧。你只说外头是什么情况尚且不清楚,若是真到了要躲的时候,我必然会以自己的性命为重。”
情况紧急,黛玉只怕定国公要亲自往城门处去,连忙带着人往外院里赶。果然到了外院,就见里头灯火通明,定国公已经规整好了府中的护卫,正准备去城门处。
见黛玉过来,李卞面色一沉,催促道:“恒儿媳妇来这里做什么,现在情况危机,你听顾氏的安排就是了。”
黛玉便拿了小满手上的匣子走上前去,开了匣子朝李卞道:“我来给外祖父送东西的,这几个是残次品,是我先前从军中带回来的。”
虽然是残次品,不过是容器炼制的稍大一些罢了,可威力不减。
果然李卞看见匣子里的流弹,面上露出一丝喜色,连忙把匣子接了过去,:“这东西我就收下了,恒儿媳妇快些回内院,等击退了攻城的蛮夷,外祖父记你大功一件。”
黛玉瞧着翻脸不认人的李卞,只笑道:“外祖父看好了。”
她手朝小满一伸,接过常用的那张弓,从背后的箭桶里抽出一支箭来,又从腰间的布囊里拿出一个竹筒来绑在箭头上。小满上前点燃竹筒后面的引线。
待引线火光闪烁,黛玉便把绑着竹筒的剑朝院子角落的枯草堆射去。箭头扎进草堆里,草堆便“轰”的一声燃烧起来。
李卞面露惊异之色,他打量了黛玉一眼,便问她:“可会骑马?”
黛玉笑了起来:“会的,还烦请外祖父让人在城中替我搜集些东西。”
黛玉要的自然是火药的原料。
李卞听黛玉说完,只点头:“等咱们到了城门处,那些东西自然也会送到。”
他叹了一口气,目光却十分坚毅:“走吧。”
一行人到雍州城门处,城外的鞑靼人已经用云梯攻过一次城了,守城的士兵虽伤亡惨重,却也守住了城门。
李卞到了之后,不知谁喊了一声“老将军来了”,城门处的守卫明显士气高涨。
很快便有一人来李卞跟前回话:“天太黑了,尚且不知这些攻城的鞑靼人有多少,只按方才估计,怕有数千人不止。如今是深夜,嘉峪关那边只怕没注意到这里的动静,咱们只要再守几个时辰,等天亮之后必然能等到嘉峪关那头的援军。”
李卞点了点头,又有人运了一车子黛玉要的原料过来,黛玉便朝李卞要了一间屋子,带着几个丫鬟按配方配置火药出来。
方才回话的头领知道黛玉便是宁王妃,见她也跟着上了城墙,连忙上前劝道:“这里危险,鞑靼那边会有弓箭手往城墙放箭,先前就因此这样死伤了不少人。”
最糟糕的是今日乌云遮月,若是点了火把就等于暴露了位置。黑灯瞎火的,黛玉也……看不清楚那位头领的表情,可听着他语气里的失落声,便知他心里不好受。
在来的的路上,黛玉便与李卞商量过对策,此时李卞也上到城墙处,又指挥着人拿了投石的机弩过来。
投石机里并不是石头,而是黛玉准备好的一包包的火药,按照计算好的距离投射了出去,其中一包火药里黛玉放了一颗夜明珠。
她拿起弓箭点燃引线朝着夜明珠微弱的光射了过去,火药遇见火星,顷刻间便熊熊燃烧起来。黛玉又朝丢到其他处的火药包如法炮制射了几箭,一时间火光像是把天边都烧着了一般。
烈火的映照下,原本躲在暗处的鞑靼人顿时无可遁形,战马也受到了惊吓,发了狂似的奔跑嘶鸣起来。
城墙上的弓箭手此时早已经准备就绪,纷纷把火药箭朝目标射了过去。
燃烧的火药沾上布料就开始燃烧,伴随着竹筒的爆炸,伤害性又加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