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5章(2 / 2)

一行人到了宗庙,赵恒便径直进了大殿里,黛玉则和南阳郡主往旁边的厢房里去了。厢房内的人见到进门的南阳郡主,神色各有不同。

还是韩王妃上前来,朝黛玉打了声招呼,便拉住南阳郡主的手,笑道:“许久都不曾见过南阳了,走,跟我说说话去。”

说罢便拉着南阳往旁边走。

宗室里的男丁都去大殿里祭祀去了,女眷反而只能在外头等着,若不是待会儿要单独祭祀老宁王,黛玉才不耐烦来这里。

南阳郡主被韩王妃拉走,黛玉只随便寻了个位子坐下来。

宗庙里自然有一批值守的管事和丫鬟,此时见人进来,连忙上前来添茶。

黛玉刚坐定,魏王府的长媳便凑近了她,在她旁边小声道:“小婶婶,先前听说你在弄什么善堂,还让韩王家的弟媳去呢,我能不能也跟着学一学啊。”

魏王是上皇的第六子,生母早逝,上皇还在位时,魏王在宫中就如同隐形人一般。

上皇禅位之后,对自己仅存的几个儿子都比较宽容了,再加上这宗室里也没几个王爷,这些皇孙们倒是比自己父辈过得还恣意些。

黛玉当初让于薇雨参与进来,就是不耐烦应付这种局面,只直言拒绝道:“一应事情我都交给了炎儿媳妇,你不如去与她说还更有用些。”

显然寻于薇雨这个同辈说情,明显比黛玉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长辈要容易些,她如今迎难而上,是因为在于薇雨那里碰了个软钉子。

于薇雨只说自己是个管事的,里头的事情她说了不算,魏王长媳今日才大着胆子问一问。

可黛玉也推到于薇雨身上,魏王长媳也不是个愣头青,她尴尬的笑了笑,不敢再说了。

其实在她心里,宁王府才是出银子的,那自然是宁王府说了算。她婆母与她说过,这是成名得利的大好事,若是办的好,在圣上跟前都能挂名。

奈何圣上和宁王竟然把这样重大的事情交给几个女子来管,魏王夫妻拉不下脸跟弟弟弟媳说情,魏王世子不敢到赵恒跟前讨恩典,只好她一个小辈出面来求。

同样是侄儿媳妇,不好两样对待吧。

可人家就干脆利落的拒绝了,眉头都不擡一下。

旁边便有人夸张的笑了笑:“灵儿媳妇,我要是你,一开始就不会开这个口。”

魏王长媳偏头看去,见是齐王妃,就心道不好,也不知被她听进去多少。

正好今日遇到了宁王妃,她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成与不成都没什么关系,可话从齐王妃口中说出来,就变味了。

果然齐王妃暗讽道:“宁王妃与炎儿媳妇在闺中时可是故交,谁叫你运气不好,结交了那么多人,没一个能让你沾上光的。”

“三嫂嫂此言差矣,与人交往,自然只能看品行。若三嫂嫂结交人只为了今后的利益,那便当我没说。”黛玉立刻出言相讥。

齐王妃与黛玉打交道的少,并不知道她性情如何,便说了几句玩笑话试探她。

她是有些怕宁王太妃,可这位宁王妃也不好被人挤兑了几句,便回家向婆母告状吧。

如何也没想到,这位读书人家出来的姑娘竟是个嘴里不饶人的。

动嘴皮子齐王妃可不怕,她“呵呵”一笑,只道:“我也只是与灵儿媳妇说几句玩笑话,话糙理不糙嘛,没想到弟媳虽然人小,可脾气却不小,倒是生的牙尖嘴利的。”

她在这里阴阳怪气的说话,一屋子女眷的目光都看了过来,就连被韩王妃拉到一边的南阳郡主也听到动静,闻言站起身便要过来。

她嫁入武宁侯府之后与与这些宗室们往来的少,可也听说过齐王妃的为人,只怕黛玉吃亏。

黛玉也早就听赵恒提起过这位齐王妃的事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自己生活不如意,便要把气撒在别人身上,好没道理。

黛玉是弟媳不错,可宁王府与齐王府井水不犯河水,她与齐王妃品阶又没个高低之分,难不成她挑衅到跟前了,还要自己敬着她?

她看着齐王妃,淡淡道:“齐王妃说错了,我不但牙尖嘴利,且自小习武,拳头还很硬。”

黛玉说罢突然伸手抓住齐王妃的手臂,只把她唬了一跳,厉声道:“你想做什么?”

方才黛玉说的这番话,难免让她想起了宁王太妃。

“三嫂这么激动做什么?”黛玉回敬她,“我只是与你开个玩笑罢了。”

齐王妃明显不信,哆哆嗦嗦半日,也不知是吓的还是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