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8章(1 / 2)

第128章

黛玉心中对此事早就有计划,如今得到了昭元帝的首肯和指点,便可以着手准备起来了。当即便让人去韩王府给于薇雨送了请帖,请她明日来宁王府一叙。

第二日一大早,于薇雨就整装待发,恨不得整个韩王府都知道她来赴宁王妃的邀请,丫鬟婆子也呼啦啦带了一大群。

于薇雨并不是一个十分看中排场的人,黛玉瞧见她的阵仗闹得这般大,猜到事出有因,当着众人的面只咽下了心里的疑惑。

等于薇雨遣退了身边的下人,还不等黛玉问,便苦笑着解释道:“我这也是没有办法,你若是像我一样有个什么都想攀比的妯娌,估计也会动真气。”

韩王府的长子和次子相隔近十岁,长子成婚时今上还未登机,韩王还是一个爹不疼的八皇子,因此韩王世子妃的门第竟还不及于家。

自于薇雨嫁入韩王府后,世子妃便处处与于薇雨相争,不是争韩王妃给小儿媳的疼爱多一些,就是争韩王替次子打算的多一些。

上次祭祀之后,韩王妃因于薇雨与黛玉相识,便多与她嘱咐了一番。世子妃见黛玉只与于薇雨不咸不淡说了些话,回府之后没少拿这一点讥讽她。

于薇雨这一次是忍无可忍,借着黛玉的邀请打她的脸。

“我真的烦透了,她是长嫂,我不好做得太过,也不想整日里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与她相争。”于薇雨喝了一口茶,瘫坐在椅子上,“若是今日你不请我过来,过两日我也是要邀请你到我府上走一趟的。”

说罢她轻轻咂了咂嘴,叹道:“就是这个味儿,当年我在南边喝了你的茶之后,便一直想着,后来也试了不少花茶,总感觉少了点味道。”

“这有什么,等你回府时我给你包一包茶叶让你带走便是。”说罢,她回头嘱咐了谷雨一句。

于薇雨没有推辞,只说恭敬不如从命,又问:“今日小王叔不在家中吗?你匆匆叫我过来做什么?”

黛玉素来喜欢她直爽的性子,也没回答关于赵恒的话,只把自己的打算与于薇雨说了一遍。

于薇雨眼睛越听越亮,还不待黛玉说完,她便激动的站了起来:“这不就是咱们小时候便打算过的事情吗?”

当年在南边的时候,林海与于薇雨之父同在淮扬为官。有一年沿海之地发了飓风,那一带有不少百姓逃荒到了淮扬,黛玉和于薇雨便是那时跟着母亲去城外施粥。

有父母的幼童尚算幸运,那些父母双亡的孩子却人人可欺凌。黛玉和于薇雨便说,若是长大了,她们要建一座房子,收留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

只没想到,当年的话竟一语成真,她们如今竟真的有能力达成幼时只被当作戏言的想法。

“正因为如此,我才找你过来。”黛玉含笑看着她,“你只说你行不行吧。”

“行,怎么不行!”于薇雨当即拍板。

她对如今的生活也十分厌倦,每日里除了给婆母请安,就是围着丈夫转,唯一的调剂就只有看韩王世子妃跳脚。

可韩王世子妃段位不高,每日翻来覆去就只有嘴皮子上的功夫。

若是如黛玉所说的一般,以宗室的名义办善堂,那她可活动的范围就大的多了。

况且这件事得了圣上的肯定,又由宁王府统筹,韩王夫妻俩巴不得她在其中掺一脚,哪里会反对。

“位置已经定好了,就靠近西边皇庄的一个庄子,是圣上的私产。”后面一句话黛玉是压低声音说的。

这也是昭元帝的意思。

圣上不愿意以朝廷的名义来办,否则其中的牵扯多了,势必引发出更多的利益纠葛。若是以宗室的名义来办,日常用度出自赵恒封地的赋税,至少初期能依照黛玉的想法来。

黛玉连夜写好了规划,今日一早又与赵恒商量了一遍,此事正好拿出来让于薇雨再查漏补缺。

于薇雨拿起那本小册子就埋头研究了起来,也不再管黛玉如何了。

过了半晌,她才猛然拍了拍桌子,笑道:“正是如此,你已经写得十分完善了。我只是不明白,你身边并不是没有人手,为何要让我与你一起,这不是白白让我捡功劳吗?”

“既然是要以宗室的名义来办,日后宗室里必然有人想要来分一杯羹。”黛玉并没有为自己的打算找借口,施施然道,“若施令的人多了,这善堂便办不成我想的样子。你公爹是宗人令,总能帮你挡掉一些人罢。”

于薇雨失笑,想起自己又有些伤感:“玉儿还是与幼时一样耿直。”

黛玉摇了摇头,她耿直是因为不想违逆自己的内心,也是因为从小到大,都有所依仗。

就像她想办善堂,已经知会了圣上给她兜底,她便不怕日后麻烦找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