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2章(2 / 2)

只盼他岳丈大人在太子跟前,给他留几分脸面。

林家是书香之家,太子想着必然会在诗词上刁难他们,又点了几位在诗书上颇有造诣的伴读,与他一同前往。

他们这一行,能文能武,想来迎亲时林家人也难不住他们。

幰车早已经停在宁王府的大门口,压车的小童是韩王的长孙,如今已经4岁,长得虎头虎脑的模样。

他父亲抓给他一把糖,让他坐车里跟着一道去林家,他眉开眼笑地当即就同意了。

赵恒还未细数,接亲的包括亲卫在内,就有百余人之众了,慌得王府长史连忙挤进来,重新数了一遍,见人数是双数才肯放他们走。

宁王府与林家隔的并不远,因时辰早就定好了,赵恒还特意绕了一大圈,才赶着吉时到的。

林家这一条街住的多半都是文臣清流,赵恒一行从街头便开始发彩钱,因此也无人拦他们,一路直达林府。

黛玉刚梳完妆,就听到外头震耳欲聋的催妆声。

凤姐儿便立刻推门进来,笑道:“外头在催妆呢。”

贾敏摇了摇头:“且早着呢,瞧今天这架势,没半个时辰他们还进不来。”

见黛玉已经梳妆完毕,贾敏便悄悄吩咐站在一旁的小满道:“你去给你家姑娘端点干粮来,今早到现在就用了一碗面,晚上还有得熬呢,只怕她扛不住。”

转头却见黛玉侧耳听着外头的声音,贾敏便换了谷雨去后厨里,让小满去前院里听着动静,好来这儿与她也说一说。

果然催妆诗也做了,催妆乐也奏了,还是贾敏吩咐小满让砚哥儿偷偷开了门。

门既已开,林海出门亲迎,一行人又在林家摆了筵席,日头将落时才准备出阁登车。

黛玉屋子里此时已坐得满满当当,先前还说说笑笑的,听喜娘催着黛玉出门,贾敏强忍着的眼泪才落了下来。

一时之间,屋子里竟都是哭声,便连十分欢喜这桩亲事都贾母,也哭得抽泣了起来。

贾敏勉强收了泪,亲自给黛玉盖上盖头,牵着她进了正堂。

黛玉头上蒙着盖头,只看得见自己脚下的路面,下意识探出手摸索,便被一只手紧紧握住。她手指动了动,便不再挣扎了。

赵恒引着黛玉一同向贾敏和林海行了四拜之礼,砚哥儿又上来向赵恒行了拜礼,便蹲在黛玉跟前,带着鼻音道:“姐姐,我送你去。”

得益于自小锻炼,砚哥儿体格并不像林家历代男子一般瘦弱,可他毕竟才十岁,若是背黛玉还是勉强了一些。

可他执意如此,只保证道:“我背得起,不会摔到姐姐的。”

黛玉的视野里看不到砚哥儿的背脊。

赵恒惊喜于砚哥儿给自己开门,正对这个小舅子充满感激的时候,只扶着黛玉趴在砚哥儿背上,低声道:“妹妹别怕,我在一旁看着。”

砚哥儿刚背起姐姐,就见一直沉默的林海突然上前来,轻轻拍了拍黛玉的肩膀:“玉儿你谨记,从今日起,你虽是赵家妇,却也是我林家女,任何时候,这里都是你家。”

说罢他又对砚哥儿道:“林砚,你记住了吗?”

见砚哥儿红着眼睛,从鼻子里重重的应了一声,林海才闭上眼睛,长出了一口气:“走罢。”

黛玉早已经泣不成声了,砚哥儿感觉到姐姐的眼泪已经打湿了肩膀,咬了咬牙,脚步不停地往外头走去。

林海这些话本就是想当着赵恒的面说的,因此并没有压低声音。赵恒贵为亲王,今日又是他的大婚之日,林海说的这些话对于他来说是有些冒犯的。

可赵恒从始至终却一言不发。

将心比心,若是将来他和玉儿妹妹的女儿要出阁,他对未来女婿做的,只怕比林海更过分。

嫁娶之事,本来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林家一片愁云惨淡,可宁王府里却是乐声震天,一派喜气洋洋,连在府中几乎是不出门的宁王太妃今日也高坐正堂。

她多年前就以守夫孝为由,只着素色,连进宫赴宫宴也是如此。今日一改以往之态,竟穿了一身枣红色的衣裳,面上也有了笑意。

黛玉目光所见不过方寸之地,便一路跟着赵恒,拜完堂,才被赵恒小心翼翼牵着回了新房。

二人并排坐在床上,赵恒握着黛玉的手,只问到:“妹妹可饿了?出门前我听岳母交代,你今日只用了一些糕点,你想吃什么,我这就打发人拿去。”

黛玉摇了摇头,只催促赵恒赶紧出去,就他们说话这一会儿功夫,房门便被人敲了三四趟了。

赵恒咬了咬牙,转头温声道:“那妹妹在这略坐一会儿,我待会儿就回来了,你若有事,便让小满出来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