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8章(2 / 2)

赵恒顶着林海的压力,听见贾敏词话,不着痕迹地松了一口气,忙不叠应了下来。

赵恒春风得意地离开了,连去与黛玉说说话也不敢提。

待他一走,林海跳起来朝贾敏道:“这臭小子明显是套路我们,下半年怎么可能没个好日子。我都瞧好了,十二月初九就是个极好的日子”

蒋敏瞪了他一眼:“你差不多就得了,年头年尾有什么区别,玉儿多留半年,你心里就舒坦了不成?”

林海沉默了半晌,最终低声道:“还是有区别的。总得让那小子知道些难处,太容易得到了,更容易不珍惜。”

贾敏顿时不说话了。

良久之后,她像是安慰林海,又像是安慰自己:“总归还是在上京城里,总比远嫁一年到头见不到一面的好。再说了,恒儿这孩子,咱们也知根知底,不是那等人。”

黛玉还未嫁,贾敏心中就满是不舍之意。虽然嫁妆这一二年都陆陆续续的规整好了,贾敏还是怕差了什么,时不时翻出来看看。

她心里不安,又把单子翻了出来,新添了一个铺子进去。

林家藏书颇多,这几年林海让人把市面上罕见的书都抄了一份,权当成一份嫁妆让黛玉带走。

在他看来,这是可以传家的,比金银珠宝更有价值。

因贾敏先前说过一嘴,林海看的日子都在十月之后,黛玉便想着等三伏的时候,把书翻出来晒一晒,再用箱子封起来。

只是没想到婚期突然提前了半年之久,如今便要开始着手收拾她的常用之物了。

其他的倒还罢了,只这些书本是金贵之物。林海留了手抄本之后,黛玉还一一校检过。

此时黛玉守在一旁,指挥着屋子里的丫鬟分门别类把书装进防潮的箱子里,就见惊蛰快步走了过来。

她手中拿着几本书问道:“姑娘,这些话本子怎么办?也一并装箱吗?”

自从被黛玉告知林海所给的书籍,即使是手抄本,也是有价无市,惊蛰就不敢以等闲之心看待这些书了。

至于这些花几两银子就能买到的书,在她看来,自然不能与这些书相提并论,连装在一个箱子里都显得有些不配。

黛玉转头看了一眼,见惊蛰手上拿的是她打发时间用的话本子和游记,犹豫道:“你都收拾到一起罢,我闲了再瞧瞧。”

那些风花雪月的话本子多半无聊,可有些游记,在风土地貌上考察详细,还是很有收藏的价值的。

“那行。”惊蛰满口应了下来,“我就放在里间那个架子上。”

说罢她转身就走,却与迎面走来的谷雨撞了个满怀。

谷雨手里正端着一盆水,好在她反应快,没兜头泼到惊蛰身上。只从惊蛰怀里掉在地上的几本书,却没有幸免于难。

“唉呀,书都打湿了。”惊蛰叫了一句,连忙把地上的书拾起来,又把怀中的棉帕子掏出来,想吸干书上的水。

只可惜墨遇见水,便立刻氤氲开了,帕子擦过之后,更是糊成一团。

黛玉见状也快步走过来,只嘱咐道:“别擦了,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书,拿到日头下去晒一晒许还有用。”

正说话间,黛玉的目光凝在一本书上不动了。她上前几步,蹲下来抽出那本书。

正是那年端午时,从那位奇奇怪怪的老丈手里买下的。

一百两银子一共两本书,上册是一本平平无奇的话本,下册打开之后竟然一个字都没有。

当初赵恒还觉得那位老丈可疑,怕书里面另有蹊跷,还把书带回了宁王府。

因老者迟迟未出现,更不曾去钱庄里兑换银票,赵恒也不敢轻易把书还给黛玉,怕给她带来什么祸事。

风平浪静过了几个月,看不出什么毛病了,赵恒才物归原主。

出于好奇,黛玉拿到书后,也翻来覆去研究了一段时日。也没研究出个什么不同来。就连纸张也是那种最普通的,看不出来历出处。

久而久之,黛玉也渐渐地把这两本书丢到一旁不管,若不是今日被惊蛰翻出来,她还差点要忘记了。

可现在这本书被水打湿的地方,竟然现出了一些印记,

黛玉心下一动,只把书小心拾了起来,擡头朝听见动静跑出来的小满道:“你还记得前年端午那日,我从一位老丈手里买了两本书吗?”

见小满点头,她指了指自己手里的书:“这是下册,还有一本上册也不知收到屋子哪里去了,你与惊蛰去找出来给我。”

二人见黛玉神色郑重,也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只一心一意找书去了。

彼时黛玉早已进了旁边的小书房,见谷雨用小铜盆端了一盆水进来,便让她放桌子上。

没一会儿,上册也被找了出来,黛玉只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又嘱咐外头的人,若是没有要事,便不要进来打搅她了。

红木云纹长桌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原先摆放在上头的笔墨纸砚黛玉都让人挪走,如今桌上只摆着一小盆水,旁边铺着的细棉布上,则放着被打湿的下册书籍。

那本书纸张半湿,湿润的地方还能隐隐看见黑色的墨迹。黛玉想了想,才站起身来拿过一把小银剪,小心地把书的缝线拆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