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3章(2 / 2)

等了许久,才见薛蟠鼻青脸肿地回来了,薛姨妈大惊失色,母女二人慌得围着他问缘由,他只含糊说在回来的路上被人打了。

薛姨妈厉声追问跟去的小厮,才知薛蟠小小年纪居然去喝花酒,言语间与其他恩客有些争执,才被人教训。

他们在此处人生地不熟的,打就打了,只能作罢。只薛姨妈胸口疼了半宿,也不知是心疼的还是被气的。

林家与薛家的船第二日一早便一南一北相背而去,黛玉已经确认了那本书就是前朝旧物,只被虫蛀得厉害,她与冯先生一同修复,都无法修复完整,勉强从里头拼凑出几个不完整的方子。

往后那一月她除了早上跟着冯先生上课,几乎都不出门了,只闷在船舱里研究得来的方子。因方子不完整,她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缺材料了便央贾敏打发人去采买。

到达淮扬前两日,黛玉才把最后一个香体的方子试验出来,高兴的在船上乱跑。

贾敏正与赵恒商议回淮扬之后的事宜,闻言便笑道:“何至于高兴成这个样子,不就是个膏子,去外头买就是了。”

“千金难买心头好,既然玉儿妹妹喜欢做这些,让她高兴一些又何妨。”赵恒说完顿了顿,“只她一认真起来就废寝忘食的,可别把身子熬坏了。”

贾敏看着还在外头与几个大丫鬟笑闹的黛玉,想着她这段时日确实轻减了不少,对赵恒的话深以为然。

登岸之前,赵恒便收到了黛玉的礼物——一匣子香体膏子。

赵恒哭笑不得:“我又不用这种东西,妹妹辛苦做出来的,还是留着自用吧。”

黛玉二话不说就把匣子塞到他手上:“正是因为是我辛苦做出来的,恒哥哥更应该收下啊。也只有这香体膏子你还能勉强用一用,我还特意把香味给你改得清淡了些,总不能把胭脂膏子送与你吧。”

赵恒想了想,也没拒绝,只把匣子捏在手里。

林家只有一艘运送货物的船留在扬州,再留了一个管事的来照看着运回府去,贾敏与黛玉则不停留,继续南下去往姑苏。

赵恒留在码头,直至林家的船远影都看不见了,才一甩马鞭与随行之人绝尘而去。

贾敏想起上一世,贾琏带着黛玉扶陵回乡时的情景,当时黛玉也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真是一步一垂泪,瘦得形销骨立。

她转头看还在喋喋不休说着香体膏子的黛玉,掩下了眼里的泪意。这一世黛玉父母俱在,早已经不是那个孤苦伶仃的小姑娘了。

林家祖宅坐落在一条老街上,这条街前后住的多半是林家的族人,只与他们家俱都出了五服,几代之内与林海都没有往来了。

林海先前便写了信给族中的六叔公,当年给黛玉上族谱的就是这位叔公。那时族中想让林海过继一个族中的孩子做嗣子,林海执意不肯,也与一些族老起了龌蹉。

当时林海还只是正五品的同知,如今都是二品的大员了,族人更奈何他不得,还得求着他提携族中子弟,并不敢为难。

待砚哥儿上了族谱,贾敏心中大石落地。又照着与林海之前商议的,留了一笔银钱在族学中,供族中贫困子弟读书所用。

虽已出五服,若族中子弟肯上进,林海也肯给予照顾,族中后辈多有出息,对林海来说不是坏事。

又奔波了半月,一家四口才终于团聚了。林海特意向衙门告了假,亲自来码头上接她们回府。

巡抚府邸设在淮扬城西某处,比原先巡盐御史的宅子大上一倍有余。内院早已经收拾出来了,黛玉自己要了一个院子,冯先生则选了离她不远的一个独立小院。

时光飞逝而过,转眼又是两年,这是黛玉这些年记忆中最轻松快乐的日子。

父母都在身边且无病无灾,弟弟也出生了,母亲也不会因为无子怕人闲话而闭门不出。她也识得几位闺中密友,闲暇时也相约着游玩一二。

唯一让黛玉有些惦念的就是赵恒,当日淮扬码头一别之后,竟再也不见。

黛玉听父亲说过,赵恒因有要事要办,多半时间都不在淮扬,他对赵恒的行踪也不得而知。

此时已到九月,天气虽已转凉,但正午时还有一丝燥热。凝碧推开门,一股幽幽的冷香便隐隐传了出来。

拉过迎面走出来的藕荷,凝碧小声问道:”姑娘还在捣鼓她的香体方子呢,这可都有一二年了吧,还没厌呢?”

藕荷笑了笑,让跟在她身后的谷雨把托盘放桌上,自己转头打趣凝碧:“老爷太太都不管,你管那么多作甚?再说了,我觉得姑娘研究出来的膏子都挺好闻的,这香味闻着都让人感觉凉快不少。”

凝碧便不说话了,又操心端进去的东西自家姑娘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