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7章 义成公主(2 / 2)

“我家郎君准备做一门羊毛生意,借此来往突厥,收集情报。他为马邑都尉,虽不能轻启战端,但突厥如今蠢蠢欲动,他认为迟早要有一战。所以还请公主相助,给个方便。”

“这简单,你们就先在我的部落里收羊毛就是了。”义成公主爽快地道,不过也觉得奇怪,“羊毛生意是什么?你们收了羊毛能做什么?”

魏征听李世民讲述过,心里不太相信。不过话说回来,千里传讯的电报都能有,这种一次纺许多线的机器好像也不能算特别假,他姑且信之,但不好对义成公主详述。

“我家郎君弄出了洗液,去除羊毛油脂的效果很好,又做了能梳理羊毛的机器,比手工方便快捷。他准备用羊毛纺线织衣,做毛纺的生意。”

不详说这么听起来挺靠谱,详说用水力带动,一次纺上百根羊毛线,魏征怕义成公主下令把两个骗子打出去挖坑埋了。

果然,义成公主听说李世民能更好的去油脂,又有梳毛机,眉尖就是一挑,笑道:“那倒是真不错,虽然我不知羊毛织物能有多少人买,但想来生意做起来总不至亏本。羊毛怎么收?”

“五月间收一次,八月间收一次。我们带了绸缎茶叶和盐……公主的部落有多少收多少,旁人的部落却有限制。”魏征笑得像头狐貍,“每个部落收多少羊毛,由公主说了算。”

义成公主心领神会。

如果他们的羊毛生意做得大,羊毛自然收得多,决定哪个部落收多少,就决定了哪个部落赚得更多。掌握了分配权力的义成公主,自然说话就更管用了。

除了不知道这个生意是不是真能做起来之外,别的都很完美。

“好。”她应下来,“如今已是四月,你们暂且住下,等五月收了羊毛再走。”

二人求之不得,他们的理论知识已经足够丰富,正好留下真正了解突厥人的各个方面。从地理到习俗,不亲身来一遍,长孙晟教得再详细,总也缺点什么。

魏征更是从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这里转学的,更是需要补课。

不过义成公主就担心李世民过于年少气盛了,魏征一开始问事那口气也大了点,怕那少年真怀着用马邑兵马就来挑衅突厥的念头。于是她不免碎嘴了些,跟两人反复叮咛,叫他们好生劝谏李世民,不要轻启战端,惹出事来,要大隋给他收拾残局。

两人自然应下。尤其魏征,他也怕这个呢。

一个月时间匆匆而过,义成公主也已经吩咐下去,把诸事都安排好了。

五月时,两人分别带着几个庄园上的学生,由义成公主的人领着,到她的牧场里去教人剪羊毛。

牧民和突厥小贵族们都很高兴,不值钱的羊毛换来了丝绸茶叶和盐,跟白拣似的。有跟义成公主亲近的甚至过来问:“是大隋的天子用这个名义给可敦送礼吗?”

义成公主服了他们的脑子,面上浅笑:“这只是马邑都尉的生意罢了。平时里他们还有别的生意,你们有什么要买卖的,自己与他们说。八月间他们还会收羊毛,你们要想卖羊毛,就多养点羊吧。”

小贵族兴奋地搓手手,“太好了。过几月再卖一次羊毛,就算冬天大风雪,羊只能杀了吃肉,也不算太亏了。汉人是不是傻,羊毛买去做什么?”

义成公主脸一沉,你才傻。

“汉人善机巧。”她收了笑,淡淡地道,“他们收羊毛去自然有用处。我们能卖羊毛就好,别的就不用多管了。”

连始毕可汗都知道了,亲自过来问,义成公主向他笑道:“他们带的货物有限,不能每个部落都收。我名下的牧场他们是都要了,剩下的货交给我分配,我也不好全给可汗。”

始毕可汗也不能把其他部落都得罪了,想了一想,这事交给可敦也好,免得吵起来记恨他。这样他还能做个调停,缓和一下矛盾,便点头道:“好,你分吧。让他们下次多带点货物,我们这里有的是羊毛,哪里买得完。”

魏征和长孙无忌又停留了一个月,以收羊毛的借口带着人跑了四十几个部落,广大的牧场让两人骑马骑得大腿都磨破了,但也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电台天天晚上滴滴滴,没消息也报个平安,顺便聊两句。魏征没事就跟长孙无忌感叹:“这东西太好用了,太好用了。”

长孙无忌更不用说了,当初学的时候就惊呆了,还不敢完全相信。到草原上开始收发电报的时候彻底拜服。

“二郎是有神仙授业的。”他骑在马上笃定地说,“当年他的神仙师父掐算出我父死劫,二郎不忍心,用神药救了我父亲。这电报也是神仙赐的。”

魏征白了他一眼。

什么脑残言论,说得跟真的似的。

他就不信有什么神仙,顶多……顶多是有点神异。

“他神仙师父怎么不一个雷把那谁直接劈了?”

长孙无忌嘿嘿一笑:“那换个贤明的,我们还那什么吗?”

得,还自圆其说了。

魏征不说了,长孙无忌还在那自言自语:“我妹妹真是有福气。二郎神仙授业还是其次,主要还是他肯定能对我妹妹好。不过就算他有神仙师父,我也不能让他现在就娶了我妹妹过门啊。”

“嗯?”魏征诧异,“他还想现在就娶妻?长孙小娘子今年是……”

“年方十三。他同我说,这次外任,本来想请窦夫人去提,把婚事办了。”长孙无忌说到这里自己恍然,“他是想着他以后要……怕后面不方便。不过我妹妹嫁过来就要掌管中馈,她才多大,正应该留在父母膝下无忧无虑地过几年。我反正是不同意的,幸好窦夫人也没有答应。”

哼,李二郎居然还主动向他讲起这件事,难道是想让他支持的,怎么可能。

他们说笑着带领装满羊毛的大车回转,很多大车还是突厥人自己提供的,怕他们车不够不收自己的羊毛了。每个部落还有少量山羊,所以也收了一些羊绒,可谓满载而归。一路上有可汗派的人保护,连劫掠都不必担忧。

而在善阳,李世民也在想他成亲的事。

正像长孙无忌想到的那样,李世民是担心他后面总在外任,不方便办婚事。同时也是想早点将长孙小娘子娶进来,好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她,夫妻同心,让她早早接触他所了解的知识。

所以在洛阳的时候,他向窦夫人说起这件事。

但阿娘听了他的请求后,拒绝了。

“你说在原本的历史中,她去年就嫁给你了?”窦夫人微微皱眉,想起自己的家事,眼中有泪光浮动,李世民不解,偎身搂住母亲的脖子,呢喃道:“阿娘怎么伤心起来了?”

“阿娘成亲的时候,比她还小一岁。”

窦夫人拭去眼角未流出的泪,平静地说。

“我这样早出嫁,是因为杨坚篡位,舅家所有男丁惨死。母亲身为公主,担心也遭了毒手,所以父亲千挑万选,为我择了唐国公府的亲事,又早早安排我出嫁。我本还抱着侥幸,但我出嫁之后,父母兄长,竟也一一逝世,我除了唐国公府,竟然再没了一个亲人。”

李世民松开手,惊愕地看着母亲。

他是读了史书,可史书没有这么详细。没有母亲的生平,更没有她父母亲族太多的事迹。

他关注的也是大事,并没有想那么多。

窦夫人早已痛哭过很多次,现在说来已经很平静了,甚至温和地笑了一笑:“长孙家的小娘子小小年纪嫁给你,也是因为长孙将军早逝,高士廉又流放去了岭南吧。不给她找个能庇护的人家,又还能怎么办呢?现在长孙将军好好的,在朝中地位又稳当,你不让她在家享几年小女儿的福,非把她娶回来吃苦作什么?”

李世民沮丧地耷拉下来了,嘀咕着:“我没想让她吃苦,我也会让她享福的。”

“她嫁过来,就是你掌家的妻子,不能由着你的性子来。你呀……”窦夫人长长地叹了口气。男孩子,总是不太能懂的。

李世民也叹了口气,知道不能跟未婚妻早点成亲了。

他低头画圈圈,小声道:“阿娘,你知道么,后世是一夫一妻的。我是说,没有妾,就夫妻俩。”

窦夫人差点呛着,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

怎么可能啊!

“也不是说丈夫不会偷人……不过妻子也会偷人,反正法律上只允许一夫一妻。阿娘,我在那里上学,学了很多,心里有点乱。原来觉得天经地义的事,好像也不那么对了。你说我如果只娶观音婢一个,不要妾了,会不会很奇怪?”

窦夫人看着儿子,良久才缓缓摇头:“你能做到吗?”

李世民头更低了,他也不知道。

“你不能保证做到,就不要同你的妻子说。”窦夫人对丈夫纳妾接受良好,跟万氏关系亲密,因为她本来就接受这样的教育长大,也没有想过一生一世一双人,丈夫尊重她就是让人满意的婚姻了,“独孤皇后与杨坚有同心之誓,才会留下善妒的名声,哪怕杨坚称帝,她也不能接受他有后妃。长孙小娘子会是个好妻子,会处理好你的后院家事,不会在意你还会有多少妾室。但如果你情热时与她有约,将来又做不到,那才会叫她伤心的。”

现在来到马邑,李世民又想起母亲的话,仍然无法给自己一个答案。

他生长于大隋,出身军事贵族,天经地义接受的事情,在另一个时空被斥为渣男行为。如果他对观音婢没有感情,也许还不会这样为难,但他从史书上的故事,从一封封通过长孙无忌来往的信件中,已经生出了真正的爱慕。

所以他无法随意的欺骗自己给出一个答案。

“唉。”李世民又叹了口气,暂时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因为有人来报:“禀都尉,有一位猛士前来投军,虽不敌尉迟郎将,却也得到尉迟郎将的认可。”

“哦?”李世民有了兴趣。这是历史上就留名的猛将呢,还是跟方永一样属于被埋没的人才?他当然想去瞧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