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6章 群演与军功爵 演戏与鹿触(1 / 2)

第46章群演与军功爵演戏与鹿触

刘彻去旅游了,到底还是没去泰山,而是去了边疆地区。用他的话说,泰山他想去还是能去的,现在的边疆回去后却是一辈子都不太可能去的地方,当然要趁现在去了。

嬴政同意他的看法,不过没想和他一起去。

他还在看旅游攻略做计划,过阵子再走。旅游时他准备找个平台养号,发一些旅游随笔文章之类的内容,给自己打造人设。不过他的文风可能不适合这种类型,如果写不来,就找枪手。

刘彻好像很喜欢写这种东西,也可以找刘彻写。

回头他想借积累写作素材的名义,找个地方,寻个小吏,观摩其日常,看一看这个国家底层的运转方式。

梨村他想了想还是不合适,虽然他是想找个穷地方,但梨村还是偏了点,可能不具备代表性。

刘彻也有自己的打算,好像是认识了一个厂二代,那个厂二代的父亲最近打算开个新厂,叫儿子负责。刘彻跟人家说好了,到时候不要钱去给他帮忙,不图别的,就去见识见识。

看看一个工厂是怎么从头建立起来,需要哪些条件,上游下游有什么样的产业链。

光从书上看,还是没有亲自干一遭看得明白。

做了一阵计划,嬴政在别人的推荐里看到了一个地点,想起来这正是李世民去拍戏的地方,心中一动,将此处列了上去。

拍戏这种新鲜事他真没见过,也是个产业,借探班的名义去瞧瞧也不错。

刘彻已经加了那个剧组里的人的微信,是让李世民给他提了一嘴推送了微信号,算是打了个广告,也确实有人感兴趣,要买翡翠。刘彻说这单生意打开的话,店里那些玻璃种帝王绿的镯子坠子就好卖了。

嬴政怎么也想不通,伶人怎么这样能赚钱?

问了问李世民,确定了他到达的时间,嬴政安心做好计划攻略,把家里的事安排好,自己也择定日期出发了。

虽然演霍去病,但只演十岁出头的霍去病,所以李世民不用去草原上拍战争戏,只要在影视城拍一拍宫廷戏就可以了。

他换上衣服就让导演眼前一亮。现在虽然流量当道,但导演多少还是希望自己手底下能用一些真正靠谱的演员的,尤其他拍的偏正剧,就更希望演员能有仪态、能亲自说台词、亲自演戏。他现在拍戏不求超越前辈,至少不要看上去太廉价。

李世民本来就是“古人”,还是古人中的贵族,仪态身段不用练,刻到骨子里了。衣服一换他比导演想象的霍去病还霍去病。

他还是个小网红,导演高兴死了,让他没事开直播带带人气,造一造话题。他们这个剧不是纯然的偶像剧,但也不是过去那种纯然的正剧,有点两边不靠。为了收视率着想,开播前从拍摄开始,还是要不断有话题带一带的。

李世民假装了几天不会骑马,终于装不下去了,落在导演眼里更是奇才——嘿这几天就学会骑马了!好,#霍去病转世的热搜安排上。

他的粉丝本来还不高兴,有人直接开麦骂了:“我们小柿子打赏都不开,直播间除了自己玩就是给村里卖农产品。这剧组神经病啊带这种话题,回头小霍粉丝骂的都是我们小柿子!”

为了避免剧组给他们“小柿子”招黑,粉丝们不辞辛苦到热搜开打赏,从他不开打赏说到他年纪小没团队热搜不是他买的。

幸好他才是个小网红,粉丝不成组织,不然弄出整齐格式统一内容在评论区这么一通刷,没事都平白招人烦了。现在还好,各人七嘴八舌的解释,还真让不少人知道了这个小网红,倒是给他的视频号吸了波流量。

李世民一看这流量不要白不要啊,赶紧上号给他刘姐引流,大力宣传他们村的土豆水果和其他刚开发出来的农产品,连辣椒都卖空了。

也算粉丝没白忙活一场。

但忙着帮他解释和撇清关系的李世民的妈粉们没想到,冠军侯苦烂剧久矣。

除了久远前的正剧里有不错的形象,之后要么没剧,要么恋爱脑,这种十岁出头的年纪更是没有合适的影视形象代入。

剧组有意让李世民开直播放出去的视频让他们一下子眼睛亮起来了。

说实在的,导演自己都很惊喜。

小霍去病也是霍去病,虽然没到战争戏呢,但小霍去病没几个骑马射箭的镜头也不像话啊,毕竟是主角之一,戏份蛮重的。

虽然刘彻听了李世民给他讲的大概剧情后非常有吐槽欲,说霍去病十几岁的时候哪有这么多戏,就是老老实实读书练武,进宫也是规规矩矩的。

但人家拍戏,这样的主角总不能前期就当个背景板啊。以前真正的正剧可以这样拍,现在这么拍就不太行了。

十岁出头的时候没有恋爱戏,加一点父母和继父间的小狗血也不能多,那当然只能拍小霍去病跟着舅舅练武了。资方其实本来想加恋爱戏,又想让成年霍去病的演员化个妆演一下小时候的。

导演差点没拒绝成功,幸好演员自己拒绝了,实在是“扮嫩”这事引来的骂声太大,演员也怕。

但为了这样的真实,导演都找个真正的小学生来演了,连替身都不好找,他本来寻思借位也好骑木马拍半身也好,实在不行把这部份内容忍痛删了。

结果他找来的这个小孩哥能耐的啊,前两天说试着骑下马的时候还一脸紧张兮兮,过了两天突然跟他说会骑马了,还有本来就会射箭,想试试骑射。

导演心说你饶了我吧,摔了我赔不起。但李世民直接把马牵过来了,就在他面前一跃而上,跑了几个来回之后,竟然给他玩了个蹬里藏身,把导演四十多岁的心脏吓得差点停跳!

还没喊出来,李世民已经稳稳坐了回去,箭袋和弓早就挂上了,此时在马上搭弓开箭,导演一个激灵,这回喊出来了,是惨叫:“你别乱来啊!”

晚了,李世民三箭齐出,导演赶紧转头去看,祈祷千万周围别有人。

他们今天不在影视城里头,而是在郊外拍,周围有人,都是剧组自己人,一起惊呼了起来。

三箭,不好意思,实在没有雕,射下三只麻雀。

李世民带住马神气活现地向周围拱手,不像霍去病像……像他自己。

等他跳下马快活地跑到导演面前邀功时,刚刚回过神来擦掉冷汗的导演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李世民声音小了:“导演?”

“麻雀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属于‘三有’保护动物,你晓得吧?”

李世民麻了,声音更小了:“我不晓得啊。”

那要是他岳父过来了,来一个一箭双雕,得判几年啊?

他、他得判几年?哦他年纪小不会判但本身这事犯法了给剧组惹麻烦了吧?

正垂头丧气着,导演突然笑了,一边笑一边指着他骂:“让你小子给我显摆,差点吓死我!也知道怕了吧?行吧,三五只麻雀不构成犯罪,不过用弓箭肯定还是不行,我让大家不要泄露出去,你自己以后注意点。”

“嗯嗯嗯!”李世民狂点头,拍了拍心口,这才安心。

光嘱咐还不行,导演把在场人的手机都查了一遍,视频删了。

李世民见没事了,又神气起来,追着导演问:“汉朝不是说还没有后来的马具么?要不要换个原始的马蹬?我也行的,那更符合历史了。”

“不行!”导演斩钉截铁地说,并且让负责养马的人看紧了马,不许李世民随便牵走,更不许把马具都摘了。

要是哪天他看见“李市”这小子骑在光光的马背上给他玩着特技打招呼,他真的要撅过去了。

现在没团队的“梨村小柿子”现在有了个临时的专业团队,导演亲自带人给他拍摄直播,随后迅速安排那个热搜——#霍去病转世。

江琳就是个小霍粉,从上学就开始粉到现在的长情粉。她看到这个热搜的时候简直上头,心想又是哪个流量没皮没脸的硬蹭?对了,最近有个戏在拍!肯定是演员买热搜!

她其实没想到少年小霍,想的是演成年的那个演员,一边点开一边想好了待会怎么转发骂几句发泄一下——粉丝除了骂骂也没别的办法,人家要演又拦不住,要吹也拦不住。不骂骂出气只能憋死自己。

所以看到是个小少年时她就先咦了一声,稍微不那么气了。之前她们粉丝群有贴过这个戏开拍的资讯,她看过一眼,知道这个戏的少年演员是客串,不是童星,话题估计是剧组带的。

再说这小孩是真的小,网上骂小孩就是粉丝先不占理了,她属于比较理智的粉,不干这事。

等看到少年驰马而过,腰身一挺侧身张弓,一箭射爆了挂在树上的气球时,脸都没看清她就剩“噢噢噢噢”了。

没说的,她打开同好群地址就发了过去,呼朋唤友来看。

“看看这个演少年小霍的,他真会骑射啊!”

本来买的热搜,就这样被顶成了真热搜。

粉丝是挑剔的,而且脑海中有一个自己多年巩固起来的虚化的形象。认真说起来就算刘彻把“真·霍去病”带过来演,粉丝都未必满意。但粉丝也饿很多年了,这下终于有合适的影视形象代入,再一深究,那个小演员没啥黑点,开直播连打赏都没开,只给村里助农带货。好啊,至少在成年之前不容易塌房了。

再看看脸,哟也是个小帅哥!这一下子就移情了,居然还有人跑去探班,又关注了李世民的视频号,把刘敏给弄得又喜又愁——货都卖光了,新的农产品还在地里,可粉丝一个劲的催,总不能拔苗助长吧。

现在只有茶叶了,但是梨村的茶叶不是什么特别品种,她在直播间里诚实地介绍了一下,没想到又卖空了。

不要说三个古人,就是刘敏也对粉丝经济咋舌,让李世民先别引流了。她怕以后有反噬,还是老老实实卖特产比较安全。

梨村的助农号都这样了,可想而知李世民那边是什么样。不过李世民是什么性子,嬴政默默吐槽的人来疯,越受欢迎越兴奋,再度跟人显摆他的骑术跟射术,差点又把导演给吓心梗了,狠狠骂了他一顿。

不过导演大叔很快就后悔了,这小孩不禁骂,一骂就眼泪汪汪的哭鼻子,惹得组里的女演员给他求情,演太后的老太太更是资格老的前辈演员,把人牵一边哄去了,临走飘来的那一眼显然是怪他太凶,吓着小孩了。

哎他可真冤枉啊!

不过他也没生气,因为李世民嘴甜,事后也不同他生气,还是跟他屁股后面,导演前导演后的给他跑腿,导演都觉得自己家的臭小子要这么讨喜,成绩差点调皮点他也认了。

这时候嬴政还没到,晚上李世民就快乐地躺酒店床上,在他们的小群里刷屏,发自己定格的马上英姿。这可是专业人士拍的,是女主自带的团队里的摄像大哥给他拍的呢。

刘彻看看,先给挑了通毛病:“我们那时候衣服不是这样。”

李世民:“我知道,哎呀差不多就行了,你看那些隋唐戏,有的穿得更离谱呢。重点是我像不像霍骠骑?”

哪像了,照刘彻看哪都不像。霍去病再被养得骄矜也是臣子,入宫是有规矩的,哪像这戏里拍出来这么活泼无所畏惧。

还有他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看着演员改剧本,这演的哪里是霍去病,这话痨活泼的程度分明就是李世民他自己!演技是一点不需要,本色演出就完事了。

他这一通吐槽叫李世民不乐意了,刷刷的贴粉丝夸他的话。刘彻就说一句话:“你懂霍去病还是我懂霍去病?”

他就蔫了,不太甘心地问:“真不像啊?”

“除了年纪和身手,哪都不像。”

李世民倒又高兴起来了:“身手像就行了。”

刘彻继续吐槽:“我看那些人就看中你这张脸了。”

李世民对此并无不满,反而得意,反问他:“你听说过侧帽风流的典故吗?”

刘彻没听过,不过他可以现查。一查就明白李世民在说什么了,而这时候李世民已经洋洋得意地发出一行字:“那是我祖母的父亲!”

那也是独孤皇后的父亲,以俊美风流著称,有次出门时帽子戴歪了,结果第二天城中官吏百姓纷纷学着他歪戴,颇有点东施效颦的好笑意味。放现在妥妥的带货顶流。

刘彻也是个颜控,遥想这样的风姿不由也向往起来:他大汉的美男子不知有没有能比的,若是能让他见一见这独孤郎就好了。

李世民那还没完了,又说:“我射术好也是家传啊。你们看看雀屏中选的典故,还有一箭双雕的典故。一个是我阿耶,一个是我岳父!”

刘彻没忍住,噗地笑喷了啤酒。他半路认识的驴友正跟他一起吃夜宵,伸头过来看,问他:“看到什么笑话了?”

“没事。”他把手机往里扣了扣,没让人看到屏幕,笑道,“家里的小孩,就爱吹牛。”

他父亲的射术传给他是家传没错了,他岳父,还是没成亲的准岳父,怎么也成他家传啦?这可真不见外,去病那孩子跟他可不像。

不过雀屏中选这故事也好笑。刘彻很难把看书时老头子印象的李渊,跟雀屏中选时的少年佳婿形象联系在一块。

嗯,他回酒店要在本子上记一笔,他得在年青壮年的时候多搞点能流传下去的故事出来。首先别让人看到他就该死的想起什么金屋藏娇,其次让人想起来就想到青壮时的形象,别一想就想到阴郁多疑的老头子。

他的形象都要被毁没了。要不是他实绩足够能打,真不知道现在会变成什么样。李世民还安慰过他,说要不是你实绩能打,人家也不稀罕编排你啊。你看你们东汉除了刘秀跟刘协,中间的小皇帝有几个数得上来的?

李世民还真试着数了数,不好意思,他都没数明白。

这让刘彻心情好了一点,确实,没名气的皇帝,人家连编排都懒得编排。像王昭君这样出名,不少人都知道她被画师陷害不得宠信,皇帝后来后悔的事,但真能说出来那是汉元帝的也不多。

甚至像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明明业绩和名气都很大,偏偏嬴政更有名,搞得好多年轻人还以为完璧归赵的秦王、囚死楚怀王都是嬴政呢。

刘彻想到这里,悟了。

他要把小说家这个职业培养起来,在宫廷里给他好好创作,写不好就关小黑屋。

把他的故事好好写,写出精髓来,早早的流传于世,让那该死的《汉武故事》就算写出来也不能流传!

嬴政来的时候,戏已经拍了一半,李世民也成了剧组团宠,还能把嬴政领进来玩。不过嬴政对拍戏本身的兴趣不多,纯粹是为了长长见识来的,他就转了一圈,算了算这个剧组从导演到场务用了多少人,然后就出去在影视城转悠了,把这一天多少个剧组在这拍摄也数了一遍。

然后他看见了等活的群演,犹豫了一下,过去跟人也聊了几句。

晚上他回酒店写日记,李世民住的是同一家,在他楼上,外卖点了四大袋烤串,穿着拖鞋就下来了,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吃。

对于这种外食,嬴政和刘彻有同样的心理历程。

惊艳!天下竟有如此美食,这样丰富而多层次的味道在舌尖绽放,是味蕾从未享受过的顶级香料!

嫌弃。丰富调料遮掩下的,是平平无奇的食材。也就是寡人/朕那里没有足够的香料,不然宫中庖厨远胜于此。

接受……反正这身体状态又不会带回去,食材有点问题也吃不死人……毕竟这味道实在是有点勾人……

嬴政坚持认为他都是被刘彻祸害的,因为刘彻先坚持不住,三天两头的点外卖回来,弄得屋子里都是那味道。他看书看视频稍晚一点,就被熏得口中生津,时间久了怎么可能把持得住。

今天门一开,半大少年李世民双手一举,四个袋子在眼睛底下晃,熟悉的香气扑鼻而来,嬴政悟了。

他就算逃得过刘彻,也逃不过李世民。

李世民之前还点过啤酒,被演太后的老太太发现没收了,好一通批评教育,把他说哭了又买了炸鸡哄他。他现在熄了心思,乖乖喝果汁。嬴政始终喝不惯这里的白酒,实在太烈了,而且他不喜欢这烈酒的味道,感觉是臭味。啤酒倒是正好,此刻喝两口啤酒撸一根串,极是爽快。

吃了一半,李世民才放慢了速度,看着扔了一篓的竹签叹道:“随随便便就能花掉两三百块钱,但一家家的生意还那么好,大家都挺有钱的。”

嬴政拿纸巾擦了擦嘴角的油渍,想着白天的见闻,慢慢道:“一部剧开拍,拿高薪的演员且不算,一个剧组少说也有百余人。我自己数了数,又四处问了问,这里多时能有七八十部剧同时开机,少也有二三十。这里就算年节期间,也有数万人工作,平时更是为十几万人提供了衣食之源。因着有这许多人,加上游客,于是周围卖日用百货,各种吃食的店家也极多。”

“嗯?”李世民没想那么多,有点疑惑地看着嬴政,听他分析。

嬴政自己摇了摇头,道:“没什么,只是看这里忙忙碌碌灯红酒绿,其实对国家而言,只是与工厂一样,能提供许多工作岗位罢了。寻常百姓挣了钱在手,衣食花用,娱乐花用,汇少成多,这个行业也吸纳了一部分,使财富得到了重新分配。那些土地、工厂容纳不下的人,在这个行业却可以找到工作。”

其他文娱产业,无非如此。

他和刘彻曾经无法想象,十三亿人口的国家要怎么安排劳力。没有土地又苦读了十几年的青壮若是没有工作,那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可怕状况。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种危机确实出现过,而现在又不一样了。不说未来长久,只说眼下的情况,大部分人再困难,只要能吃苦,别的不求,吃饱总还是可以的。而各行各业的财富汇总到国家层面,又可以调配去给少数人兜底。

李世民已经把嬴政的笔记本拖过来看了,若有所思地点头,喃喃道:“军功爵……群演……明星……给他们希望……”

这是嬴政刚刚才写下来的。他看那些群演,其实工资还不如进厂,一天的钱也就够吃住,还不是天天能挣到。但群演里有一批人,始终有着当明星的梦,所以一直漂在影视城,自愿做着这个圈子的底层,一个剧组一个剧组的辗转着,套上无数人穿过的发臭的服装,一会小兵甲,一会群众乙。

哪怕成不了明星,能从小兵甲做到有一句台词的群众乙,再从有一句台词的群众乙,做到加起来能有两分钟镜头的路人丙,乃至女主身边的丫鬟,男主身边的书童——如果能稳定下来有这样的角色,他们的收入也能提高。

嬴政却是从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秦国的军功爵制。

嘿那可真是太像了。低等的爵位很容易拿到,就像这些群演,很容易就能入门。

想拿到有一定表现余地的角色,其实也不是太难,在这边混久一点,稍稍有点天赋,再有点人脉,很快就能在各个剧组稳定拿到角色。

但再想往上升,就难了。商鞅了不起吧,白起厉害吧,最后也不过是大良造,离彻侯还有几步呐!

但是从大良造到最底层的士伍呢?那可容易了,白起一下子就成老卒了。

群演不要说到明星了,就是到正儿八经的演员,都仿佛从士伍到大良造一样,天渊之别啊。但掉下去就很简单,就嬴政随便找了几个人聊了聊,在听到几个从群演混到角色的传奇人物之外,更听到许多黯然离开的普通人的故事。

李世民明白了一点,喃喃道:“有上进的希望吊着,都是自愿来拼的。拼不下去离开,也怪不了别人。不管怎么说,在这里做群演,吃喝也不愁,总也算份工作,养活了很多人,对吧?”

“财富的再分配。”嬴政又拿起了一根五花肉串,叹出了声,“归根到底,是农业生产有足够的财富,流入到这些环节,才能让人再分配。你我那时,不行的。”

“是啊。”李世民眼神有点放空,突然有点不好意思地眼睛四处乱瞄,不敢看嬴政,含糊地道,“我没听你们的话,把种子种下去了。”

“种子?”嬴政本来想问你哪来的种子,不过很快想起来,虽然李世民把自己买的种子都给他们了,不过还是抓了一些带走的。

他皱了皱眉,虽然不关他的事,但是对于脱出自己控制的事情有着本能地不喜,声音也就沉下去了:“原不是说,等你掌权了再种?”

“我等不得了。”李世民低声说,“陛下你是没见到,我那里那位炀帝陛下没你的本事,想干比你还大的事业。他还没征辽东呢,天下都已经有人造反了。我想,新的农技需要人学会了慢慢才能推广开,良种也需要育种再推广,远方的作物更是要农人从头去学耕作储存之法。我若是等到掌权再种,我能等,他们……他们不能等了。”

他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着道:“陛下,到我当皇帝的时候,四千多万人口,就剩下一千多万了啊!多少人是死于战火,又有多少人其实是死于饥饿,我不知道,我只想早点做些什么,也许等我夺了天下的时候,能多活几百万人呢?”

嬴政微微摇头,觉得他妇人之仁,到底是年幼未经事,白白把祥瑞送给了杨广,也给未来增加了变数——唔,其实也还好,就杨广那本事,嬴政可不觉得良种和更先进的农业技能迅速传遍帝国,更不觉得多种些粮食,天下人就不造反了。

就胡亥和杨广那种皇帝,就算亩产千斤,最后也会搜刮殆尽,天下还是能被他们搞得民不聊生,烽烟四起。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本事,不服不行。更何况他们还不会杂交品种的育种,带回去的水稻小麦,在试验田也就四五百斤,推广后能有三百斤就不错了。

既说到这里,嬴政便正视李世民,问道:“既如此,你有何打算,是按史书一步步前行,还是抢先建立自己的势力,不依靠汝父,避免兄弟之争?”

李世民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摇头道:“我暂时没想那么多。从公来说,我觉得我父起兵,我征战天下,已经是极快的了。结束得越快,死人越少,若是我自己起兵,还不知会有什么波折。从私来说,曾有人造反,我父前去作战,一度遇险,是我率军杀入相救。如果我不跟在父亲身边,他遇险无人相救,岂不是会遇害吗?我不能放着父亲不管。所以……”

嬴政对此倒是没说什么。因为李世民跟随父亲起事到扫平天下,都是极年青的。确实,要让他自己建立势力伺机起事,这难度反而更大。借助李渊之势则更容易一些。嬴政问这一声,也是看他将良种都种下了,迟早要进入杨广的视线,前途必然与原本历史上不一样,如果想做点什么还是有机会的。

他自己不想,也就罢了。

-------------------------------------

嬴政在影视城一直待到李世民结束拍摄。他把笔记上的内容删减了一下,重新写了文章发在了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