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雍城的夜晚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的孩童都提着灯笼在街上游玩,将那灯笼连成一条长龙,挨着街道走。
那灯笼也不是寻常灯笼,均是用那柑橘挖空果肉制成。
桔子,象征着吉祥。
苏木带着石头和玉灵又到月裳坊蹭元宵节的晚饭了,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过了个元宵节,吃饱喝足又回到街上看热闹。
石头搬来了许多花炮,这可不是寻常人家能买到的东西。
不一会儿,月裳坊的门前便围满了许多孩童,叫嚷着要看烟花。
石头手忙脚乱的,照着师傅的叮嘱,一点点拆开燃放。
巨大的火焰在主街的上空燃起,苏木望着身边沈虞仰起的小脸,她的眼中闪着期熠。
身边围绕的孩童,叫苏木想起了他们的孩子,沈虞曾经怀过他的孩子。
他轻轻的搂住了沈虞的肩,低声道:“我们可以再生一个。”
沈虞转过脸,惊讶的眼望着苏木。
“母亲都与我说了。虞儿,你受苦了。”
说着苏木紧了紧搂着沈虞的手。沈虞的眼里噙着泪花,她仰望星空,那些光灿的花火真美。
泪水缓缓的划过沈虞的脸颊,在一片喜气的夜色中,悄悄划落。
-
元宵节后,城中的店铺陆续的开了起来,主街上还多开了几家新开张的铺子。
雍城,渐渐在恢复它的繁华。
苏木迫不及待的领着石头在城中四处寻地。
“还是先把望虞坊买了吧,租期也快到期了吧?”
苏木决定将望虞坊买下来,将望虞坊长久的做下去。
毕竟,对面就是沈虞的月裳坊,月裳坊是已经被沈虞买下来的,自然她会一直在主街上。
“小公子,你当真是决定不走了?”
石头似乎有些委屈的样子。这是大家希望的事情,却好像并不是他希望的。
虽然,他自己亦不知道自己希望的事情是什么。总之,就是循规蹈矩的思想,觉得他们应该回到辽城,回到苏府。
“不回了。我就跟虞儿在一起。”
“在雍城?”
“嗯。雍城有什么不好?我大哥也在。”
石头不再说什么,雍城是好像没什么不好,他也继续可以跟玉灵在一起,玉灵那么喜欢经营铺子,还能赚那么多的银钱。
这确实没什么不好。
玉灵到是欣喜不已。
“我真没想到,小公子竟然能做如此大的决定。”
苏木又按着自己的性子任性了一回,说实话,这种感觉叫他觉得很是痛快。
虽然父亲只是允了他娶沈虞为正妻,并未允他留在雍城。
但是,他的事情,他想自己去做决定。
想做的事,只要按着自己的心走,就一定会实现。
能将望虞坊买下来,玉灵是最高兴的,这就说明,她的这个掌柜的,可以永久的做下去了。
“小公子,我想着,将来等王妈老了,就把她接到雍城来,我伺候她,我养她的老。”
“那自是应该的。这几日我也在看宅子。这些,我都想写上虞儿的名字,作为娶她的聘礼。当然,我知道,这对她来说,她自己也能办到,但是这是我对她的心意。”
“真的?那真是太好了。”
苏木做的事情,总是能叫玉灵赞叹,赞叹他是个顶好顶好的男子。会疼妻的男子。
-
苏木买下了望虞坊,又在主街外两条街处,买了一所四进出的大宅子,还有城郊的百亩地。
这些地契上,都写上了沈虞的名字。
苏木又在城中寻了个媒婆。挑了个好日子,去了月裳坊。
苏木在媒婆未开口前,便将三张地契放在了桌上。
沈虞愕然的脸上,看不出半点喜色。
苏木道:“这是望虞坊的地契,这是泉水街宅子的地契,还有这是城郊百亩荒地的地契。写的都是你的名字。”
石头又擡进来一个大木箱子。
苏木继续道:“这是我所有的金子。我以此做聘礼,想娶你为正妻。”
媒婆笑的合不拢嘴,要知道,她从未遇到过如此大的主顾,他们的媒金可都是跟聘礼关联着的。聘礼越多,她收的媒金便越多。
她不过是个小小媒婆,也不知道这位财神爷是怎么找到她这里来的。
而且看着,这男女二位,已是相识。
媒婆忙道:“好姑娘,苏公子一片赤心,真是难得啊。”
媒婆还想继续往下说,却被沈虞打断了。
沈虞舔了舔唇,微微蹙眉,艰难的回道:“小公子如此冒然,恕沈虞今日无法回答。”
媒婆眼珠子转了转,这二位相识是相识,但原来却未曾聊妥。
她还以为这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大馅饼。
只见苏木笑了笑,他当然知道没有那么容易。
他的女人岂是那见钱眼开之辈。
苏木道:“不急,我愿意等。今日来只是正式提亲,至于虞儿你什么时候答应我,我都听你的。”
“啊对对对!苏公子一片真心,我们今日只是来提亲,虞姑娘可慢慢考虑再回。婚姻大事,不是儿戏,当然要多想想。”
媒婆擦了擦鬓角的冷汗,她知道自己不是个厉害的媒婆,亦说不出什么花样的话来,但是瞧着这位苏公子到是诚心一片,想必该是还有机会。
苏木站了起身,道:“这些地契、金子就先存放在你这,我就不搬来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