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樾想着以前的事,觉得孙喜来的猜测不是没有可能,大概那时候何爱妮两口子就知道他们肯定要转业了吧。
她烦躁的挥挥手,“不说她了,你平时也不是个多爱凑热闹的人呀,怎么对屋后的事这么上心?”
孙喜来眼神闪了闪,有些尴尬,不知道又想起什么,立马理直气壮道:“我就是爱看他们两家的热闹,听到他们吵架,我心情好!”
林樾怀疑的看着她,问道:“你好像很久都不和刘慧娟说话了,不是闹矛盾了吧?”
孙喜来别扭的扭过脸,转移话题道:“这天都黑了,我得回家吃饭了,不和你说了!”说完就要走。
林樾把人拦住,拿起何爱妮送来的那只鸡,笑道:“行行行,我不问了,你帮我把这只鸡还给何爱妮,我就不过去了,怕忍不住拳头。”
孙喜来哈哈笑着接过鸡,笑道:“行,我正好还没骂够,这么不要脸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得再去见识见识!”
林樾提醒:“你可悠着点,她刚在这里受了气,你别刺激她,小心她和你干仗!”
孙喜来无所谓的笑笑,“你放心,我和她干仗的次数多了去了,对她摸得门儿清,吃不了亏!”
这会的确已经很晚了,外面的天已经全都黑了下来,林樾找出手电筒,让凌凌和万里一起去给王婷婷送饭。
两人身上穿得厚实,一个提饭盒,一个拿着手电筒,结伴往医院走。
他们这次倒是挺快,没多久就回来了。还没进门,在门口就大声叫道:“娘,婷婷姨说今晚上加班,不回来了,让你带着西西睡觉!”
天上又下起了大雪,两个孩子头上肩头都落满了雪花。林樾出门把两人迎进来,笑道:“知道了,咱也吃饭吧,吃完饭你们还得写作业。”
“那么点作业,我们早就写完啦!”
“行行行,那吃完饭你们可以玩一会。”
当门的灶里还燃着星星点点的火光,外面大雪纷纷,屋里却十分暖和。林樾和五个孩子围桌而坐,一片温馨。
屋后的两个老太太又开始了争吵,听声音应该是刚吃完饭,进入下半场了。大概是吃饱了饭,有力气了,这次的争吵比之前激烈多了,把几个孩子的注意力全都吸引了过去。
凌凌不解的问:“娘,马奶奶和李奶奶为什么总是吵架呀?不就是扫雪的时候有些扫到了她家门口,怎么吵了这么久?”
这个问题,还要从两人的丈夫说起。林樾本来不欲和孩子多谈论别人的事,可他们今天问的问题,和这个多少有些相似,林樾想到这也是一次教育的机会,斟酌着把两人的矛盾点大体说了一下。
“李奶奶的第一任丈夫在战争中死了,后来又结了一次婚。但是她家隔壁的马奶奶,丈夫死了后就没再改嫁。两个人因为这件事互相看对方不顺眼,总是拌嘴。你们觉得他们谁对谁错?”
马奶奶对他们很好,孩子们都很喜欢马奶奶。相反,李奶奶就有点凶,还不喜欢小孩子去她家玩。人的心总是偏的,连孩子也不例外。
眼见凌凌就要说话,林樾赶紧补充:“可不能因为喜欢谁就说谁对!”
凌凌一下子卡了壳。万里想了想,说:“上次回老家,建华姨又结了婚,娘你说不让再婚的都是老封建,是不对的。所以我觉得李奶奶有道理,马奶奶是守着封建那套老思想。”
他虽然这么说,却一直低着头,像是做错了事一样。
“你说得也没错。不过有件事你们可能没有想到,马奶奶已经快要七十岁了,她从小接受的是封建思想。她年轻丧夫那阵,改嫁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反而为夫守节才是值得夸赞的。
我们的国家建立后,妇女的思想得到解放,李奶奶那时候才二十多岁,接受能力很强,知道女人不应该被束缚,也不必为了别人守节。”
“所以娘,你是说她们都没有错吗?”这些话对于七岁的孩子还太深奥了些,他们要消化很久,可能都不会明白。
“我刚刚说过,要评判一个人的是非,要先看当时的规则,先看大环境。马奶奶和李奶奶的选择都带有时代特色,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两个孩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所以,以前封建社会不改嫁是对的,现在新花国了,改嫁才是对的。”
林樾就知道,他们两个最后肯定会这么想。
她又问:“那如果你们回到封建社会,你们会支持马奶奶吗?”
这次两人停留了很久,才犹豫着摇头:“可是不让女人改嫁那本来就是不对的,制定这个规则也不对,不然也不会破除封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