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置办年货(1 / 2)

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置办年货

随着年关越来越近,家属院里渐渐冷清了下来。很多家属已经提前回了老家,带着孩子准备过年的祭祖事宜了。而每年的这个时候,想请个探亲假都是千难万难的,大多数军官都无法陪同妻儿回家过年,年年如此,来随军的家属们都已经习惯了。

少了很多孩子的打闹,家属楼变得安静了许多,林樾还有些不太习惯。好在隔壁的徐小娣和王婷婷这两对小夫妻也都没有回老家,她不至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徐小娣有孕在身,不适合长途奔波,只能留在这里过年,虽然今年回不去,不过小两口还是很高兴的。而另一边的王婷婷两口子,就没有这么高兴了。顾团长刚休完探亲假,王婷婷不愿自己一个人去陌生的公婆家过年,为了这件事两人还起了争执,顾团长见她是铁了心,已经和王婷婷冷战了好几天了。

林樾和张远东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回老家这件事,他们在老家那边可以说是无牵无挂,更加不可能因为过年而长途跋涉的回去一趟。倒是凌凌和万里这两个孩子,来到这边四个月,也还没有忘了在小田村的小伙伴们,听说不能回老家,还有些失望。

林樾建议他们,可以给小伙伴们写封信回去。

两个小孩对视一眼,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急忙问道:“娘,是你给建华姨写的那种信吗?我们可以自己去寄吗?”

林樾笑着点头:“当然可以,等你们写好了信,咱挑一个你爹休息的日子一起去市里寄信。”

两个孩子欢呼一声,他们还以为娘要和以前一样,直接把信交给邮递员叔叔,没想到竟然要去市里亲自寄信。他俩很久没有去过市里了,能出去玩,怎么都是开心的。

两兄妹太兴奋了,没有多耽搁,马上就坐到了书桌前头,给小伙伴们写信了。

两人虽然开蒙早,但毕竟年龄还小,认识的字一大把,不认识的字更是有一箩筐。好在五十年代拼音就已经出现了,两人碰到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有的地方干脆直接画图。一共两三百字的信,两人愣是写了三页纸。

林樾并没有去看他们都写了什么,只是说:“装进信封之前,你们再好好检查一下,看看信里有没有我告诉过你们,不能在外面说的话。”

兄妹俩赶紧点头,把自己写的信从头到尾又读了一遍。林樾这段时间已经提前开始教导他们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了。孩子还太小,如果到了明年再现教,那就晚了。

腊月里天太冷了,前几天还下过一场大雪,路面上都结了冰,公交车跑在路上都容易打滑。其实现在并不适合带孩子去市里,今天是有张远东在,林樾才敢放心带四个孩子一起出门。

徐小娣的身子越来越重了,吕志国接下了去置办年货的重任。不过他休班的日子和赶集的日子总也对不上号,正好他最近也要去邮局寄包裹,听说张远东要陪他媳妇和孩子一起去市里,干脆就和他们一家子搭了个伴。

吕志国是个非常外向的性子,也很会和小孩子相处,有他一起,几个孩子一路上都很高兴。

到了市里,林樾先带凌凌和万里去了邮局,邮局门口有个邮筒,林樾告诉他们,把信投到那里面就行了。可两个孩子明显非常不信任这个邮筒,把自己写的信宝贝的抱在怀里,说什么都不肯往里面投放。林樾无奈,只能带着他们进了邮局,找到了工作人员。

兄妹俩把寄信当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每人一个信封。工作人员接过信看了看,只见万里的信还算是正常,上面的收信人写的是张先乐的名字,而凌凌信上写的名字则是“张二狗”,再结合这两个小孩的年龄,不难猜出收信人应年龄也不大。

工作人员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又确认了一遍,才问:“收信人多大了,不会和你们一样小吧?”

万里抢先道:“乐乐哥哥已经十岁了,他都上小学了!”张先乐是王秀香的小儿子,今年的确刚好十岁。

工作人员无奈道:“你们知道,去送信的邮递员不是每个人都认识的,一般不认识的人都会直接送到大队部去。但是小孩子的话……大队部的干部也不一定能把村里所有小孩子都记住了。你们还是在信封上再加上他们父母的名字吧。”

两兄妹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万里接过笔,在张先乐的名字后面加了一行小字:王秀香婶子的儿子。凌凌抓抓头发,问林樾:“娘,二狗哥哥的爹娘叫什么名字来着?”

林樾逗她道:“村东头那个张二狗他爹叫张守扬,住村北的那个他爹叫张志合。”

凌凌跺脚:“坡脚爷爷家那个张二狗都和小叔一样大了,我说的才不是他!而且他现在都改名字了,叫张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