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他是你爸(1 / 2)

084.他是你爸

一张对折的散页出现在箱子的底部,抽出来时,装订孔破成一大道裂痕。它只是一页封面,题名——西山劄记,落款——杨素芬。

暮杨接着找了找,翻出十多张相同的稿纸,没有标记页码,只能一页一页读完才能拼凑到一起。

它们像是书稿,又像是简短的个人笔记,作者就是封面上的杨素芬。

经她记载t,西山有一位隐士,自称赛神仙,儿时生在穷苦人家,长大后成为一名中医,治病救人,后经仙人点拨,隐入云都西山……

开篇写得如同传奇小说,暮杨耐心读了下去,杨素芬的字迹工整俊秀,只是书稿没有保存好,破烂了一些。

后文集合了几段故事,都是写赛神仙救人的。他隐入深山后,大约练就了些法术,除了为人看病,还可以驱邪除咒。而杨素芬写到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东西,灵犀雾灯。

更神奇的是,赛神仙会用不同灯芯点灯,来实现特殊的作用。她还没有写到灯芯是什么,文字就结束了。

额外有一串小字备注着,隐士每隔五年会下山一次,做灵犀雾灯的工匠姓文。

再有就是三幅小插画,很精细,一幅是滚灯的平衡系统,另外两幅是灯芯的支座,正是暮杨要找的核心部分。

暮杨感叹着插画中的线条,自如流畅,和那些文字一样没有一处错漏。若是全出自同一人,肯定在当年是一位能写善画的知识分子。

“五年……姓文……”

“纸灯……”

不,她还是一个痴迷于灵犀雾灯的人,所以记下了这么多。

时钟指向凌晨,暮杨浑身松懈下来,横躺在沙发上。他将那沓稿纸放在胸口处,眯起眼睛再次瞄上封面一角的名字,那是杨素芬的签名,字体是连笔的。

“杨”字的写法,莫名地熟悉……

暮南舟的书房,一排排书架,暮杨还在读初中,他来找字帖,要像其他同学一样写出连笔字,有个帅气的签名。

暮南舟和蔼地笑起来,他说这件事太简单不过了。

书桌上常放着一只木盒,他就从木盒里取出一枚石头印章,沾了点印泥,盖在暮杨的本子上。

一个“杨”字,连笔的,暮杨记得真切,木字旁的一“撇”写成“提”。

“横折弯钩,写得更大更扁一些……”

暮南舟分析“杨”字的结构,教他怎样才能写得好看。

那个盖过印章的本子早就没了,记忆中的“杨”字似乎就是如此,他自己到现在也没能练出这个样子。

***

谷雨过后,阳城的春天已进入尾声,姜唯与暮杨约定再回一趟云都西山,正好也是他俩认识一周年。回去之前,他们需要先去看望暮南舟。

暮南舟自上次出院后一直待在阳城,再也不提云都的一切。

他也没有独居,而是住进一家养老式社区,过起了半隐退的生活。听说这里的住宿条件不亚于星级酒店,医疗配套也是国际化的。

暮杨和姜唯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走入一处健身场地。地上铺着胶垫,踩上去很舒适,四周绿树环绕,鸟语花香。

前方一群人围成圈子,正在踢毽子,暮南舟就在其中。

姜唯看得心痒,一个健步也冲进去踢了几下。她好久没练,反应慢了些,又担心动作幅度太大,碰到旁边的老者。

谁知人家个个技术高超,见有外人进来,更是兴奋,炫起花式打法。

暮南舟一眼认出姜唯,笑得前仰后合,提前退出了踢毽圈子。

“哈哈……献丑了!”姜唯跳了几步,还有点舍不得离开。

“真好,你们还过来看看我!”

暮南舟微笑着,比起上次在医院时的状态好了许多,三个人一起坐到休息区的藤椅上。

暮杨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他们来访是有目的的,一是给暮南舟看一看新的“翅霜纸”是否合格,二是回到云都以后要借用一下西山的房子和车。

暮南舟并不介意,拿起姜唯递过来的纸样仔细查看,又举到阳光下照了照,满意地点点头。

“我看差不多了。”

姜唯迟疑了一下,抿起嘴唇追问:“差不多了……是差什么?”

“就是说,给你奶奶再看看,如果她说没问题,那就是成了!”暮南舟的态度认真,眼中满是赞赏,“姜唯啊,你一定费了不少心血!”

“嗯……”

姜唯害羞地低下头,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声认可,可真到听见的时候又不知说什么好了。

“工作怎么样了?你们是请假回云都吗?”暮南舟不清楚他们去云都做什么,开始侧面打听。

“是周总让去的,好久没去打理西山的庭院了,刚好快一年了!”

姜唯早就编好理由,微笑着给暮杨递了个眼神。

“哦,时间过得快啊!”暮南舟恍然大悟,两个人也相识那么久了,来一次额外的西山之旅也不错,刚巧那园子空闲,也没人打扰他们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