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奶奶说她不造纸了】
姜唯没多想,又底气十足地回复道:“奶奶年纪大了,但奶奶会帮我。”
那个声音又消失了,风也没有来。
姜唯把手环扣紧,拎起地上的东西要走。她想了想,还是转身立正站好,恭敬地给树神鞠了三个躬。
【我也有孩子,在你家祠堂里】
树神似乎是从姜唯身上联想到了自己的后代。
这倒也合理,祠堂的几株南松大约百来年,如果是这株树神的子孙,那么还可以精心检测一下,看看是怎样的亲缘关系。
姜唯顺势捡起一些掉在地上的叶子和树枝装进袋子里,恭敬地对它说:“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它们的!”
***
八月的云都气候并不炎热,西山片区早晚温差大,夜间不足二十度。文管家为暮南舟的卧室更换了一床柔软的新被子,即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手机铃声响起,文金山每周都是在固定的时间打来。他在文化节之前忙碌了好长一段时间,前几次都是草草问个好,这一回能听得出心情大好,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近况。
正如暮南舟所说,文金山召集了一些匠人,也开始做纸灯。他吹嘘了一通,又加了个转折,他手里缺少那种特殊的纸。
“这也没什么,我马上就能弄到姜家祖传的造纸秘笈,以后什么纸都能做得出来!”
“你是又做了什么?去找过那个叫姜唯的姑娘了?”文管家忍不住问了一嘴,她知道文金山爱用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对面的人没有正经回答,口气更大地说着,“你没看新闻吗?现在南松镇造纸的传人是我的学生呢,他们姜家人还得敬我三分!”
文管家不敢全信,可也说明了文金山在外面搞出了点成绩。暮南舟也没闲着,在文化节前夕经常往市区跑,说是会见好友。
为了那盏灯,两方的积怨越来越深……
文管家并没有看到新闻,她误以为文金山说的那位学生是姜唯,心绪又乱起来。
除了暮南舟,她在暮氏最珍视的就是暮杨,与他接触颇多,四舍五入也算是看着暮杨长大的。
暮杨从小长得就招人喜欢,女同学、女老师都爱围着他,在家中又是独子,更加得宠。
多年来,他身上形成一种气质,对什么事都比较懈怠。因为身边总有人照顾着,替他做好。
可从受伤以后,暮杨的性情转变了许多,急躁、不安,叫她看着心疼。
假如,暮杨现在有几分喜欢姜唯,可姜唯又勾连上文金山,她实在不敢想,不愿暮杨再出事。
最近几日没见暮杨来消息,文管家担忧起来,想摸清暮杨还在不在云都。她趁暮南舟早上喝茶的时候,借了个由头提起来。
“也不知道暮杨少爷在南松镇住的习不习惯……明后天又有雨,夜里凉了。”
暮南舟嗅着茶香,不搭话,任由文管家发挥想象。
“他好像跟姜小姐挺亲近的,可我总觉着……姜小姐可靠吗?”
“你这是话里有话呀……”
暮南舟拖长语调,文化节上不可能没有文金山的身影,文雪莲像是听说了些什么。她说也好,不说也罢,暮南舟是早已做好应对的准备。
文管家反应了一下,自圆其说道:“我忽然记起您上次说的,我弟弟……他找过姜小姐。”
她低下头去,整理着茶具,只听暮南舟呵呵笑道:“你也没和他断了联系,那你可靠吗?”
***
在云都周边,旅游事业发展最佳的片区当属西南部的榆溪村。
别看它从前只是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现如今是各大文旅集团抢破头要开发的地带。与质朴的乡间风景形成高度对比的就是此处的商业化。
除了拥有众多设计大师参与建设的酒店民宿,还有为露营、徒步、户外健身划分出的专属区域。
在游客蜂拥而至的情况下,今年早些时候建成了一条古香古色的水街,主题叫“梦回大宋”。它还承揽了纸灯文化节的部分项目,成为目前热度最高的西南分会场。
姜怡珍独具慧眼,在开街前就谈妥了两间商铺。其中一间临近中心水域,出门即是一座高大的三孔石桥和宽阔的中心广场。
商铺是一拖二的复式,一层做展示与零售,二层做线上直播及客户接待。
姜唯在店里上上下下转了一圈,格外兴奋。早知道姜怡珍的财力膨胀到如此程度,她就不应该卖房,私下里抵给她,找她借钱就好了。
哎,悔不当初!
“我不想回阳城了,真想跟着你干!”
姜唯努着嘴,身后是姜怡珍请来的造型师,正在给她俩梳妆打扮。
为了贴合水街t的宋代风情,姜怡珍想出个点子,她要和姜唯扮演成九三版电影里的白蛇和青蛇。
距离文化节正式开幕还有两小时,摄影师和直播运营都已到位。姜怡珍为她的文创品牌狠下功夫,立志要整出个爆款!
“嗐,你这是看到贼吃肉,没见贼挨打。要是真想来我这,我得考核一下你呢!”
两人并排坐着,说说笑笑。
姜怡珍拿出老板派头,给姜唯派了销售任务。姜唯白了她一眼,心中暗暗想到暮杨这几天更累,被她拉上了贼船……